2010年12月28日星期二

花园里的生活:掉了礼貌


我與鄰家家長在樓下碰面,聊上幾句,鄰人身邊的小孩,卻已經不耐煩,大發起脾氣來,嚷著要離開。
我們在交換重要情報之際,小孩卻猛在一旁拉扯吵鬧,鄰人臉一黑,大聲喝止。我則扮白臉好人,低聲勸告小孩:“小朋友,大人說話,不許吵,也不許打岔。到了一定要插嘴的地步,也得先舉手。”我擺出長輩的款,循循善誘。
“這兒不是學校,幹嘛要舉手?”小孩不加思索,立刻沒禮貌地頂回。
我一聽到小孩這般的回答,心中一冷,覺得愧對學校的道德教育科老師。
校方用心良苦地預備道德教育這一科,希望教導我們的下一代,做個德智育健全的人,可是,有的孩子似乎沒有領會,把道德教育課的好行為,都留在學校了!
或許,學校是紀律場所,孩子自然會守紀律,可是,當孩子回到家中舒適的環境,撒嬌、霸道得到最后的勝利,把尊師重道的道理拋諸腦后。
看見眼下這樣的反面教材,我要求自己一定要把這事件記錄下來,把這個例子告訴孩子,提醒她學校中所學的知識和品德,應該是無時無刻,無所不在,而不是止步校門,免得她也成為一個:在校外掉了禮貌的人!

2010年12月22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手挽手的约会


這天晚上,我和孩子從公寓門口步行回家,我說:“讓我們手挽著手,在月下步行到電梯吧!”
這時,孩子抬起頭問道:“我們趁爸爸不在拍拖?”我一愣,孩子不但把電視劇教育她的“知識”,稱兩人手牽手的親密舉動叫做“拍拖”,還涉及隱瞞第三者。
我暫不澄清,要她在這寧靜的夜晚,享受這個只屬于我倆的徒步秘密,于是故意顯得神秘兮兮,不讓她張揚。
孩子見我不理會她的“提醒”,不放心地繼續提醒我:“女孩和女孩是不可以‘拍拖’的。”
我“噗”的一聲笑出來,如果再不解釋清楚,真不知道孩子還會想出哪些更稀奇古怪的想法來。
“孩子,男女到了成年的年齡,就會尋找適合的終生伴侶,相愛的時候會拍拖;而父母和孩子也可以單獨約會,讓我們瞭解彼此,這是我們一直都擁有的權利。”
孩子聽了,方才放心親密地挽著我的手“約會”。
或許我太少與孩子單獨出門了,以至于孩子沒有把“父母”放在“情人”的範圍內。我想,下回也給孩子的爸和她,安排單獨的約會才行!
不是有專家說,缺乏父愛的女孩,就因渴望得到男性的關愛,而匆匆墮入情網嗎?
孩子生活上的自律,父母應該學會放手,讓孩子有能力獨立走自己的路,可是,孩子心靈中渴望愛的部分,還是應該從小時候開始,先由父母來填補。

2010年12月14日星期二

花园里的生活:妈妈的味道


孩子該學習獨立了,于是,我首先讓她一個人睡。
為了讓她愛在自己的房間“睡覺”,我為她買了顏色鮮艷的兒童床,還精心為她佈置房間,在她躺下睡覺時,所面向著的白牆上,黏上可愛的貼紙,那是一幅飛鳥騰空,風吹草低見牛兒的原野景色。另外,我還在她的床頭邊插了一隻絨質的花朵,那是一朵向日葵含笑的笑臉。
當一切都佈置好,我躺在她的床上,覺得這是一間充滿童趣、顏色鮮艷,處處有伙伴陪伴的房間,畢竟,我小時候是與另外四個姐弟,與媽媽擠在一間房間睡地板長大的。
孩子放學回來,發現新床安裝好了,牆上多了一幅美麗的圖畫,還有立體的花兒在身邊,高興得一直在嚷嚷,可是到了夜裡,她還是鬧彆扭,要窩在我的房間,經討價還價之后,她答應從下個星期開始回自己的房間睡。
到了星期一晚上,孩子又嚷著說房間太黑不肯回房睡,我只好把自己房間的鹽燈,搬到她的房間去,孩子見狀,只好含淚入睡。
第二天晚上,孩子投訴房間的溫度太冷,靈機一動,匆忙從我的櫃子裡穿走了我的寒衣。隔天清早,孩子含笑向我道早安,還稱讚我的寒衣夠暖和。
第三天晚上,孩子臨睡前,穿著我的寒衣,從我的房間偷偷抱走我的抱枕。
孩子說,有了我的寒衣和抱枕,就能感受到我的陪伴,安穩入眠。
如今,半年過去了,一到睡覺時間,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回到自己的房間睡覺,我床頭的鹽燈依舊在她的小几上;我的寒衣,被枕在她的枕頭底下;我的抱枕……當然要回到我的身邊,不能養成她霸道的性格啦!只是偶爾與她交換抱枕而已。
孩子不能太嬌寵依賴,也不能失去關愛。當她清早睜開眼,看見笑臉迎人的向日葵,她感受到家人的細心體貼;當她一覺醒來,聞到媽媽的味道,她感受到愛。

2010年12月8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圣诞新年歌


孩子學的第一首新年歌曲,竟然是《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》。
這是慶祝聖誕節時,一定唱的“招牌”歌曲。歌曲結束前的那一句是“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”,一般上,這時大家會彼此恭祝聖誕快樂和新年快樂。孩子這時會踴躍地與“大朋友”(這些朋友都是她的長輩)握手,握手時,彼此會作弄對方,有時是哈對方手心癢,有時是用力揮動握著的手,有時是與對方鬥力,每次都玩得很開心。
由于每年農曆新年都介于陽曆一或二月之間,孩子剛在聖誕與陽曆新年期間,愉快地唱過這支“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”,當農曆新年的腳步近時,她不期然地就會唱這首歌。
當我們聽這支歌曲的時候,我們不覺得怪異,因為它是一首符合聖誕節慶和陽曆新年的歌曲,可是,農曆新年期間聽到這支歌曲,就令人覺得滑稽了。
畢竟,農曆新年的賀歲曲子不缺,甚至年年都有新曲,那些才是合乎時節的歌曲。當我糾正她應該唱《恭喜!恭喜!》《賀新年》時,孩子說:“我喜歡唱這首,不行嗎?”
聽了孩子的反駁,我知道,孩子心目中的自我形象,已經開始為自己找定位,她不再願意跟從別人的決定,而要有自己的想法了。
我故裝無所謂地說:“唱了那么多句,才有一句新年歌詞,不如直接唱‘恭喜!恭喜!’,馬上就過年!”
孩子聽了不出聲,似乎同意這樣的說法,可就是不肯妥協。
這年,孩子在新學年的班上,老師教他們唱“恭喜!恭喜!”,一放學,孩子就高興地告訴我:“老師教我唱《恭喜!恭喜!》了!我會唱了!”說完,馬上愉快地哼唱出來!
哈,原來媽媽教的歌曲,不隸屬她個人交際的範圍內,于是被排斥了;老師在班上教導的,卻馬上被接納了。我不願讓自己被排在她的學習範圍之外,于是積極參與(其中包括積極忘記歌詞,讓她教我唱)一同唱。
孩子在建立自我形象的路上,就是這樣,需要父母多一點耐心,唯有如此,才能與孩子和平相處。

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亲出守规矩的孩子


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奇跡,充滿了科學,也充滿了數學,這是我對待生活的哲學。
對于孩子的學業,我是比較注重她把學習所得,在生活中體現出來,勝于她測驗的得分。
這天,我們玩UNO紙牌,說好輸的一方,就要在贏的那方臉頰上,親兩下,還須是左右臉頰輪流親的那種方式。
很不幸的,我一開始就旗開得勝,連連獲勝。孩子越輸越玩不下去,最后不但不願按次序親左右臉頰,更是賭氣,只願意輸一回親一下。
對于不守秩序的舉動,我是不會妥協的。在把嘴高高嘟起的孩子面前,我堅持要她親了左臉親右臉,才算完整。
孩子不服氣地說道:“好啦,一回一下,我只欠一下。”說完,她在我的左臉頰上輕輕地“蜻蜓點水”一下。
馬上,我乘她不留意的時候,在她的臉上親了一下,補充說道:“我親了你一下,你這就欠我一下,你得還我!這回我要右臉頰。”我鼓起右腮,等著。孩子無可奈何,只好照做。
孩子不守約定,把輸一回應該親兩下的規矩變成一下,這我可以“忍”,畢竟,人家還是個孩子嘛,我總得顯出“大人有大量”的風度,讓讓她。只要達到親子遊戲的互動目的,吃一點虧,也還是雙贏。可是我不願意她不遵照左右輪流的方式,我也使詐,堅持要她完成這規矩才甘心。
在遊戲中輸了,不是一種過錯,可是,死不認輸,甚至破壞規矩的地步,那卻是不可接受的過錯了,還是趁早教育才好!

2010年11月24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两代耳环情


孩子看見班上的女同學穿戴耳環,回來就不住地問:“媽媽,什么時候帶我去穿耳洞?”
想起當年自己和姐姐,懵懵懂懂地就被母親,帶上美發院穿戴了耳環,姐姐還因此發炎,哭鬧了幾個星期,這給我留下深刻的陰影。
我想盡辦法,用上諸多藉口,拖延孩子要穿耳洞的衝動,更希望她忘掉這件事。可是,孩子對這件事,是有決心的,一年過去了,第二年她又重提,第三年,她與我約好,就在方便戒口,不吃花生、蝦米的假期中,帶她上金鋪穿耳洞。
這天終于到了,出門前,我再三問道:“你確定要嗎?”孩子興奮地點點頭。
當穿耳洞的槍,把耳環打入孩子耳垂的剎那,我以為孩子會受驚大哭,不料,她卻勇敢地對我說:“我今晚睡覺的時候,一定要記得不壓到耳垂。”
看見孩子的反應,我放下心中的大石了。
三天過去了,我天天留意孩子的耳垂,是否有發炎的現象,一個月過去了,我嘗試解下孩子的耳環,發現其中一個耳洞有泛紅的現象。
孩子解下耳環,從鏡子中看見耳洞,確保耳垂中已經有耳洞,這時,她才告訴我:“這對耳環其實讓我的耳朵覺得有點疼!”
“愛美是女生的天性”這句話,就這樣在一個小女孩的身上應驗了!
長輩告訴我,小孩不適宜穿戴其他款式的耳環,最好戴穿耳洞時的那種耳環。兩難間,我拿出當年打耳洞時所穿戴的耳環,30年如一日,當年的款式與現今任然一樣。
孩子帶上我的耳環,高興地說:“這副最好,一點也不痛!”
我這才發現,我一直以來的擔心,是杞人憂天,反而從這件事中,發現孩子不但不嫌棄耳環的陳舊,反而喜歡兩代人共用一副耳環的情意。

2010年11月17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一同做網上遊戲

網上遊戲五花八門,日新月異,每天都有新的遊戲推出,哪個年輕孩子不喜歡?
我要保護我的孩子,避免她沉迷于電腦遊戲之中,可是卻又不希望她成為一個不食人間煙火,對電腦一竅不通的人。畢竟,電腦是現代人工作、娛樂、進修的工具,我怎能不讓孩子接觸電腦?
幾年前,我就開始與孩子約法三章,每當坐在電腦前,首先到學習網站瀏覽,完成當中的練習之后,才進入娛樂性為主的遊戲網站。我們也說好上網的時間限定,這一來一往,不得超過一小時。
女孩就是比較容易管教的,她遵守我們的這項“遊戲規則”,從來不曾向我提出抗議。當孩子逐漸長大,開始更留戀線上遊戲的時候,她也不曾過分要求。
最近,她在下線后的無聊中,靈機一動,把網上遊戲的方式,化為紙上遊戲,在圖畫紙上畫起線上遊戲的農場,除了有家禽,還有計分板,以及兌換的禮物。
當她高高興興地向我展示她手中的繪圖,指著那張我看不懂的圖畫,告訴我說,那是我的農場,裡頭有10只母雞和20只小雞,她已經為我賺取3個金幣。
我點頭稱讚她:“你的創意,不單是眼前的農場,而是你懂得把電腦中的情景搬到紙張上去!目前,你用這種方式打發沒有上網的時間,萬一有一天,電腦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,你也不會覺得寂寞無聊了。”
孩子得意洋洋地說:“電腦本來就是不長久的東西,唯有自己畫的才能永久保存。”
是的,線上農場中羽毛豐滿的母雞,無論如何靈巧生動,怎能比得上我眼前圖畫紙中,用鉛筆畫出的笨拙母雞來得珍貴?
畢竟這隻母雞,是我的孩子為我而畫的!
不嫌棄孩子為我做的每一件笨拙的事,那么,以后她才會不吝繼續給我更多美好的事物。

2010年11月10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101分的目標


又到了孩子面對考試的時期,我的小天使是一個粗心大意的孩子,她往往信心滿滿,並且爽快地向我交代課業:“我全學會啦!”
如果孩子缺乏信心,我擔心她日后無法面對社會上,複雜的人際關係與事物;然而,倘若她一直都是一個信心爆棚的孩子的話,將來或許會無法接受打擊和失敗。
要教導孩子中庸之道,這道理還真難傳授呢!
“真好,你都把書本中的知識讀懂了!”我附和地說。
“可是,我擔心你會因寫錯字被扣分,那就實在可惜!不如,你做完試卷,從頭檢查你寫的答案一次,那么,我相信你就不會無辜丟分數,一定拿到滿分了!”孩子寫字時性子急,常常寫漏字或寫錯字,是司空見慣的事,我只好用建議的說法,讓她在檢查的過程中,糾正一切可能的錯誤。
“只要你拿到一百分,到時我額外加一分給你,讓你拿到比滿分還要多的分數!這分數可是可以兌換禮物的呀!”我先把好處說在前頭,讓她心動。
孩子一聽,果然上鉤,既然額外的檢查可以得到額外的禮物,何樂而不為呢?她就一口答應了。
第二天,孩子完成第一天的考試回來,高興地說:“媽咪,我做到啦!我再檢查的時候,真的發現我把school寫成scool了!”
孩子嘗到了在自己能力底下,就把錯誤揪出來的喜悅與成就感,我也為她高興。
孩子,加油呀!以后還有更多的人生誤差等著你自己去發現呢!

2010年11月3日星期三

故乡的花园:超级开心的定义

这个星期六,我懒得在热烘烘的太阳底下,带着孩子出去找吃,就索性与孩子在家,马马虎虎地吃速食面当午餐。孩子一听说可以吃速食面,高兴得不得了。
简单的一顿午餐,孩子积极地表示要帮忙,最后,她开开心心地捧着面食走出厨房,而我,则为刚才担心她烫着的受怕中,松了一口气。
下午茶的时间,想起冰箱里还有一盒未吃完的冰淇淋,就从冰箱捧出冰淇淋,夹着面包吃。这是我小时候最奢侈的零食,以前,只有在年尾庙会的时候,与哥哥姐姐们凑足了钱,才有机会买来吃。
如今,冰淇淋对孩子来说,虽然是到处可见、随时可以买到的零食,却因担心惹来伤风咳嗽,而节制不敢常常吃,这对孩子来说,是最难得的甜点。
夜里,孩子的睡前祷告中说:“今天我超级开心,因为有速食面和冰淇淋吃。”
我听到她对“超级开心”所下的定义,心里觉得好笑,原来开心是那么简单的事。
我们大人不是常常吃上名牌的山珍海味,上著名的餐馆,也未必会觉得超级开心?小孩的口感难道与大人的口感真的那么地不一样吗?
不,不一样的是小孩有一颗单纯的心,她的要求比较简单,心灵容易获得满足;大人往往会把事情复杂化,做出多方面的考虑。
一句“超级开心”,让我从孩子身上看见知足常乐的见证。
原来知足常乐与单纯是邻居,是住得那么靠近的呢!

2010年10月26日星期二

花园里的生活:Happy Hour


這工作地點離住家很遠,一直使我十分懊惱。我不但是上班起得早,放工回到家的時間,也要比其他同事晚,別說我個人私有的時間都給了交通堵車,我能陪伴孩子的時間,也顯得少之又少了。
為了不浪費親子互動的時間,我常常在回家的路上,就提醒自己,把工作上的情緒垃圾,一一地從思緒中清除掉。
當我成功鬆弛緊繃的神經,我抵達家門的時候,有能力露出愉快的笑容,與開心迎接我歸來的孩子相擁抱,那股衝勁,充滿活力。這擁抱,是我們最Happy的 Hour。
當然,我也有清除不掉情緒垃圾的時候。當辦公室裡煩惱的事,還在心頭縈繞的時候,孩子向我撲過來的衝力,就會變成打擊我的殺傷力,令我搖搖欲墜。
我告訴孩子,今天我的心情差,沒有Happy Hour,只有Rubbish Hour的心情,最好給我時間獨處休息。孩子臉上頓時顯得失望,整個晚上沉默寡言,我知道,Happy Hour是她一天的期盼,可是她今天沒有得到。
“孩子,對不起,我無法天天給你Happy Hour。”
“孩子,謝謝你,謝謝你學會體諒。”
我知道一天的擔憂一天擔就夠了的道理!孩子能輕易擁有好心情,身為家長的我們,也一定可以!
我要加把勁學習,讓自己天天超越自己,好讓自己天天都有心情,與孩子進入Happy Hour。

2010年10月20日星期三

故乡的花园:灯笼爱心赛


今年中秋,我沒有為孩子製作燈籠,反而買了怡保柚子回來吃,然后在柚子皮上串上幾條鐵線製成“燈籠”。第一次用柚子皮做燈籠給孩子提,孩子倒覺得新鮮,高高興興地提著這簡單的燈籠,到樓下的空地去。
樓下的遊樂場,孩子們蹲在石階前點蜡燭,負起安全監管的“大人”們,就圍著帶來的燈籠聊天。
“我這是環保燈籠!”我把“柚子皮燈籠”插在遊戲架上說。
“我這對燈籠是孩子爸的傑作!”鄰居指著梯級間的燈籠船和魚說。
“不得了!這年代的父母,還有這樣好的做燈籠手藝。”我由衷地佩服。
“燈籠紙拉得可緊了,放在太陽底下好幾天了吧?”我上前仔細欣賞這對燈籠。
“孩子爸早出晚歸,哪有時間在太陽底下提燈籠!”鄰居回答。
“吹風筒也可以讓燈籠紙拉緊!”旁人趕快說出城市人速成燈籠的方法。
“不好意思,我家沒買吹風筒。”鄰居靦腆地否認。
“孩子爸是在煤氣爐上來回幾次,才烘出這樣的成績!”鄰居終于揭開謎底。
“哇!那么說,這是珍貴的愛心+耐心+細心=的作品。”說完,我低聲的對燈籠的小主人說:“你千萬別告訴我的孩子,你爸爸是這么樣為你製作燈籠,因為,我的愛心、耐心和細心,比不上你爸!”
一直在石階忙碌點蜡燭的孩子,注意到我們的安靜,回頭望著我們。我對她說:“待會兒把柚子皮燈籠燒掉,聽說可以驅蚊。”
孩子一聽,馬上保護她的燈籠:“不行!這是我的燈籠,別燒掉!”
孩子的舉動,讓我感動。
她讓我知道,無論是柚子皮燈籠,還是煤氣爐上烘了幾天的燈籠,在孩子的心中,分量是一樣的。

2010年10月15日星期五

故乡的花园:現場看籃球賽

我們一家人,常常在國際運動賽事上,尋找我國選手的名字,然后就滿懷期待地為他們加油,希望我國選手最后獲得勝利。我們專注地為他們打氣,為他們的成功喝采,可是,我們始終是在現場直播的電視機前面而已。
這天,我們獲得亞洲籃球聯賽的入場券,啊,我們有機會把電視機前的打氣,搬到現場,直接傳達給我國的選手啦!
那是一場我國與菲律賓籃球強隊的比賽。雙方高頭大馬的球員,快速地在球場上穿梭,看得我們眼花繚亂。為了不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的投籃鏡頭,我們專注地追蹤著球場內的籃球。
“對方拉人!”“褲子快被脫掉啦!”“快跑,后面來了很多人!” 我們還彼此把注意到的球員舉動,包括沒被裁判發現的犯規事,告訴對方。
我雖然與孩子坐得靠近,可是,卻要在數百人的喝采聲中,以吶喊的方式來對話,這么一分心,往往就會錯過球員們精彩進球。在還沒搞清楚狀況的情況下,如雷貫耳的掌聲響起,只要聽說是我國球員進的球,我們就馬上熱烈地給于掌聲。次數多了,我們索性放棄討論與投訴,與觀眾一起喊“KL DRAGON”。
在這一個小時半的比賽結束后,我們一家人終于捧著發紅的手掌,滿意地離開體育館。除了體驗到現場實況的刺激,我還高興獲得額外的收穫,那就是讓孩子與各族同胞一起支持我國球隊的機會。
當時,身邊還有三大民族的我國球隊支持者,大家雖然彼此不認識,卻擁有共同的語言:“KL DRAGON”和為我國球隊加油的一致動作:鼓掌!

2010年10月5日星期二

故乡的花园:打电话


最近,工作比較忙碌,甚至忙到過了晚餐時間都未能回家。
家裡孩子的奶奶,是負責掌管我們一家口腹的大廚,我不回家吃飯,一定得通知她。
還有接孩子放學一直都是我的責任,如果有更改,那么我就得通知先生,請他安排時間去接孩子。那么,自然而然,孩子的爸爸和奶奶,都會獲知我夜歸的消息。
這天,雖然已經打過通知夜歸的電話,可是又再打一通補充電話,交代事項,卻聽見孩子在電話外頭投訴,投訴她怎么沒有接獲我夜歸的通知。
正在工作崗位上忙得冒煙的我,聽到孩子在電話外頭的投訴,思緒頓時停頓了一秒鐘:是的,我怎么沒通知孩子?小孩就理所當然不獲得通知嗎?
我馬上結束與孩子奶奶的手機通話,撥打住家的電話。我和孩子說過,家中的大人都有手機,那么住家的電話,就是孩子的直屬專線了,有時候,孩子上學前有事要找我,就會用住家的電話撥電給我,那么,我要找她,也得撥打“她”的電話號碼才行。
電話只響了一聲,就聽見孩子接電話的聲音。我公式化地通知她我夜歸,即使她睡著了,我也會向她道晚安,通話時間不超出一分鐘,就換來孩子開心的回答:“我會乖乖等你回來的!”
孩子,今天你會提醒我夜歸要給你打電話,我記住啦!
往后,待你長大成人,有自己的夜間活動時,你也得這樣待我才行呀!

2010年9月28日星期二

花园里的生活:多用途校车


孩子的爸終于狠下心,決定再背上十年債務,供一輛新車。
 孩子爸的老爺車,幾年前就三天兩頭犯毛病。不是遙控器失靈、蓄電池漏電,就是自動門失靈。孩子爸常常要掀開引擎蓋,檢查個十來二十分鐘,才能啟動車子。孩子搭老爸的車上安親班,早已司空見慣,自動乖乖在車裡等著,過后才正式出門。
 如今,銀灰色的新車終于取代老爺車,我和孩子的爸興致勃勃地討論著,該給新車取怎樣的名字:小銀?銀仔?小灰?
 當我們興奮地討論,我回過頭想聽聽坐在后座孩子的意見:“寶貝,你說該取什么名字呢?”
 不料,孩子卻冒出一句:“叫什么都行!對我來說,它不過就是一輛校車。”
 是的,我們大人常常被物質沖昏頭,除了犧牲健康、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,不斷追求物質,甚至在得手后,還不忘用炫耀公告天下。物質不過是過眼雲煙的東西,老早就被拋在九霄雲外,忘了本質真正的意義與用途。
 孩子單純的一句話,讓我更珍惜眼下這輛新車。雖然它不是七人座位的轎車,也不是名牌的四輪驅動車,可是,它卻是:孩子上學的校車;先生上班的代步工具;我回娘家省親的長途車;我們一家人出外度假的旅遊車!

2010年9月27日星期一

花园里的生活:鸡蛋的目的


孩子科学测验的时候,在“鸡蛋的目的是供人类食用的。”的是非题上,当成正确来作答,打了勾。当我检查她的卷子时,她还忿忿不平地抗议:“我们不是天天吃鸡蛋吗?”我一时语塞,不知如何回答。
针对科学题目,鸡蛋是作为繁殖下一代用的,由于孩子没看过母鸡孵化小鸡,一时无法记住书本上的知识,错了这道题也情有可原。可是,从她日常生活上的接触来说,鸡蛋是人类的食物之一,是铁一般的事实,要她接受这说法是错的,她似乎就不能接受了。
孩子的抗议,我不能说她错。 为了让孩子对动物世界知多一点点,从而帮助她往后的学习,我约了孩子听我说童年的故事。
故事,是由母鸡孵蛋开始,然后是把孵化了的鸡蛋,放在灯光下照,会发现一个黑点(可以通过白纸和手电筒马上示范),否则,再怎么努力,母鸡也孵不出小鸡来,最后,还会成为“坏蛋”。(顺便教育一下,坏蛋会发出多么难闻的臭味,很不受欢迎)。
我还饲养过山鸡,替它取名“cartoon”,那只山鸡的啼叫声还很特别(马上示范山鸡的叫声,孩子扮家禽公鸡的叫声,一啼一叫,顿时房间多了两只鸡)。后来,有路人有意出高价向母亲买那只山鸡,准备训练它成为斗鸡。哈,斗鸡,对孩子而言,又是新鲜的词语,毕竟,斗鸡眼才是她曾接触过的词语。(身边有出现过斗鸡眼的人嘛!)
我还亲眼目睹过,天空盘旋的老鹰,突如其来地扑下来捉小鸡的真实情况。我说得绘声绘影,孩子听得入神,她这才知道,“老鹰捉小鸡”原来不是游戏一场,而是现实中确实会上演的一场厮杀。
孩子听完这些事,不但了解了鸡只的生活,还对鸡妈妈的母爱佩服得很。
这次亡羊补牢,虽然是因一场测验而起,可是却变成孩子对我童年点滴认识的开始。
当我说完我童年与鸡只的接触,睏得睁不开眼,昏昏欲睡之际,还听到她在我耳边说:“明天我还要听你跟鸭子、小鸟、木瓜树、红毛丹树的故事!”(哎呀,我可有得忙啦!)

2010年9月17日星期五

故乡的花园:外婆茶


說來慚愧,我一年沒帶孩子回幾趟娘家,尚且每次回娘家也是匆匆忙忙的,還好,即使是匆忙間,孩子還是對外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有一天,我煮了水煮蛋給孩子吃,告訴她說:“以前,我生日的時候才有機會吃一整個雞蛋。” 孩子聽了說:“上回去外婆家,外婆餵我吃雞蛋!就是這樣一整個的雞蛋。她真愛我。”我真感到高興,她能體會到外婆對她的愛護。
“還有喝外婆茶!”孩子一邊嘴嚼著雞蛋,一邊補充地說。
外婆茶?我聽說過外婆的澎湖灣(民謠歌曲),聽說過“搖呀搖,搖到外婆橋”(童謠),可沒聽說過外婆茶,于是莫名其妙地問道:“是中國茶嗎?”
“不是中國茶,是外婆茶!”孩子回答。 我好奇了,想要搞個清楚,那是什么樣的茶。“是什么味道?”
“當然是茶的味道!”孩子回答得很理所當然。
“是是是,是茶,可是我要知道這茶的名字,將來也好泡給你喝。”有時候,母親還是得低聲下氣,才能從孩子身上學習到好東西的 。
這天,我們來到中藥行,孩子在架子上指著一包涼茶喊道:“這就是外婆茶!”
我拿起來一看,這才知道外婆茶是市面上的包裝飲料,這種涼茶包含了“夏枯草、桑葉、菊花”,于是被稱為夏桑菊涼茶。
對于夏枯草,這是茶餐室常常煲的解暑涼茶;菊花,更是家家戶戶常常自行沖泡的清涼茶之一;桑葉,我是特別情有獨鐘的,因為,小時候,我常常在桑樹下玩呢!于是買下一包回家。
孩子一邊喝一邊說道:“這就和外婆泡的外婆茶一樣!”。
我一邊品茶,一邊對孩子微笑不語。由于這茶的名稱比較難讓孩子記得住,所以她口裡還是說“外婆茶”。
何必那么介意呢!它不是已經在孩子心目中有了名字嗎?----外婆茶。

2010年8月26日星期四

花园里的生活:猜猜爸爸


每当抵步公寓的自动门前,我就会问孩子:“猜猜爸爸回来了吗?”
机灵的小家伙就会先探我的口风:“你认为呢?”
“我看是回来了!”我瞄到孩子爸的车已经停放在楼下。
孩子一脸失望地说:“我原本想猜爸爸回来了,可是却先给你说了!”
“那么,我猜爸爸还没回来!”我一时同情,只好与她交换猜测答案。
“那么,我猜‘爸爸回来了’!”孩子转忧为喜地说。
作为母亲,看见孩子天真活泼,在她面前认输也是值得的。
进到家门,果然,孩子爸已经到家,孩子高兴地说:“我猜对了,爸爸回来了!”“我赢了!”
这个小精灵,竟然把哄来的胜利高调喧嚷,实在可恶!
这天,我们又在自动门前定下赌注:“谁猜对了,就先喝半杯橙汁。”
孩子又耍出之前的花招,这回,我可不先猜,无论如何,都让她先猜。哈,终于让我赢一回了。
孩子输了,嘟起小嘴不肯合作去冲凉,这时,我拿出榨鲜橙的器具,榨出一杯橙汁。我先喝半杯,告诉她输的人还是有橙汁喝,只是输在优先喝橙汁的次序而已,只要她洗了澡,那杯橙汁就会在桌上等她。
孩子听了,知道输了也有橙汁喝,就不再介意输赢了,快快去洗澡。
又有一天,我们抵步楼下的停车场,孩子首先就问:“爸爸今天没上班,你猜爸爸现在在做什么?”
哈,孩子已经对输赢释怀,会主动与我玩这个“猜猜爸爸”的游戏了。(当然,赢的人可先拿糖果吃)
目前,我们的社会已经出现迈向双赢,而不再注重个人胜利的形态。孩子,作为未来的主人翁,你从现在就要懂得双赢的分配,才好哇!

2010年8月17日星期二

故乡的花园:盆栽中的风车


这天收拾房子之际,正打算把陈旧的八角风车扔掉,孩子一句:“那么,我们再买过新的!”改变了我的想法。
一听到孩子的那句话,我顿然觉得很惭愧,惭愧自己除了会用钱买东西以外,似乎都一无是处了。为了证明自己是有创造能力的,我决定把八角风车上的那些风车,一一摘下来,改装制作成多个独立的小风车。
孩子对我忽然搬出工具箱取钳子、铁线的举动,表示积极参与,她不但帮我量铁条的长度,还帮我数完成后的风车,间中,她一直好奇地问:“为什么我们要做那么多的风车?”
我没把想法告诉她,直到完成了所有的改装风车为止,因为前期的工作她只能充当助手,后头的工作,我想让她独立去完成。
家门前一直摆放了几盆小盆栽,由于孩子有鼻子敏感症,这些盆栽清一色都是绿色观赏植物。这些观赏植物不是缺了花朵吗?我灵机一动,就是要把这一支支的风车,插在花盆里。我想象着,当风儿吹来,小风车就会不停地旋转;当我给盆栽浇水时,风车还会顺着水势旋转,多像磨坊的水车。
前期工作完成,孩子明白我的想法之后,马上取走所有的风车,在家门忙碌的搞起“插风车的艺术”来。过后,她鼓起双腮,猛力地向风车吹气,果然,风车转动起来了!
孩子高兴极了,马上又给风车浇水,结果,有的风车在水中旋转,有的却被水冲得东倒西歪,还得重新插好。尽管如此,孩子还是对眼前独一无二的作品感到满意。
是的,废物利用,也能制成另外一样有用的东西的。
能与孩子一起完成这作品,是件开心的事!能与独一无二的孩子,一起完成独一无二的作品,有谁还会不满意呢!

2010年8月11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认错


这天,我要离家外出数日,临出门前,吩咐孩子周末要自己洗校鞋,不能让奶奶代劳,若事后让我知道她没有自己洗鞋子,就会被我打手心。
我一边说,一边瞪了一眼在一边默默吃面的老人家,示意她不可偷偷地帮忙。

这时,还在吃面的孩子,在我面前摊开左手手心,说道:“不如你先打吧!我想奶奶会帮我洗的!”
奶奶听了几乎被面呛到,直取笑她傻。
诚实的孩子,怎么反而被取笑呢?我连忙竖起拇指说:“Good!”
既然我已经有言在先,那么,我至少也应该“做做样子”打一下她的手心,不料,我轻轻地打了她的左手心之后,她放下筷子,又摊开右手心。
我不明白,只好用好奇的眼光向她发问,只见她理直气壮地说:“不是有两只鞋子吗?”
我这才明白,她认为没洗两只鞋子,应该打两下。
我接受她的说法,连忙又在她的右手心上,轻轻地打了一下。
这些年,孩子做错事,都会得到惩罚,如果孩子诚实认错,那么我就会从轻发落。这是我教导孩子的原则。
可见,在这桩还未发生的小事上,依据我们家的家规,孩子宁愿选择“先”说真话。
我体会到,孩子不怕认错的勇气。
事后,我问孩子:“鞋子是谁洗的?”
“鞋子是奶奶洗的, 我晒!”孩子天真地笑着回答。

2010年8月6日星期五

花园里的生活:邋遢毒狸

当今的父母,除了要解读职场上的术语,家庭中两性相处的默契,还要懂得孩子口中常常不期然就冒出来的“儿语”。
记得自己在少年时期,就常常把取笑长辈“用肺说话”----废话,的词句挂在嘴边。踏入社会之后,上司的一个眼神,就得识趣地赶快为客人装茶倒水;与一伙已婚的朋友聚会喝茶叙旧时,也要识趣地短暂失踪,免得丈夫被取笑得“气管炎”----妻管严。
今天,经典港剧已经把蟑螂喊成----小强(那些取名小强的人就可怜了!),就证明了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一些当下流行的词语。就算你掌握了职场上的术语,可是,儿童的“儿语”,却得虚心地从孩子身上学习才行。
这天晚上,我们到蛋糕店买蛋糕,当车子一停下来,沟渠里就钻出一只灰色的大老鼠,我瞪大了眼睛指着老鼠说:“瞧,好大的一只过街老鼠!”
同时,孩子也看到了,喊道:“看,Ratatouille!”
孩子的爸听见两种截然不同(还中英有别呢!)的称呼,眼前不就是一只普通的老鼠吗?他无奈的对我说:“单凭你们对老鼠的称呼,就晓得你们成长的年代了!”
哎,是的,我是从“过街老鼠,人人喊打”的故事中长大的,于是,对老鼠是极之厌恶的;而孩子是从烹饪大厨“Ratatouille”故事中成长的,她甚至还愿意把它当宠物呢!
试想,小强既然已经如此生活化地在我们的身边出现,那么,蟑螂或许有朝一日会变成古字,“邋遢毒狸”(Ratatouille)也会变成老鼠的称呼,也说不定呢!
如果父母没有与时并进,继续与孩子维持良好的关系,了解他们的语言,那么,代沟这个字,就永远不会消失。

2010年7月28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橙味的孝顺


最近病菌在我們四周的空氣中瀰漫,我們一家人輪流生病到診所看病,最后,決定化被動為主動,與其生病了才去看醫生,不如平日裡多吃水果,增加自己的抵抗力為妙。
孩子的奶奶說:“想當年,孩子的爸每星期都買香橙回來,一次四個搾成一杯橙汁給他喝。你看他被養得牛高馬大的,從小到大很少生病!”
聽了老人家的經驗之談,我也效仿著做,週末買了一大袋香橙回來,由于家裡沒有電動攪拌器,只好用最原始的人力搾橙器,動手給孩子搾橙汁。
孩子第一次看見我搬出這陌生的搾橙器(我已經把它收藏起來多年),她還以為是新買的先進器具呢!
她很是好奇地在一旁目不轉睛看我把半邊的橙套在器具的尖頂上,轉動三兩圈后,底下的容器就盛裝了橙汁。
孩子發現固體(橙)在尖頂上轉動幾下,就能巧妙地變成液體(橙汁)后,她興奮地嚷著要搾橙汁給我喝(這樣窩心的借口,我怎能拒絕呢?)
我只好放下快快完成工作了事的念頭,捉著她的手,慢慢教她用力道的技巧。
孩子的力氣小,只見她咬緊牙關,才在搾橙器上轉動半邊橙,第一個半邊橙很快地就被搾成稀爛,容器下盛裝了一些橙汁。孩子希望為我搾一杯橙汁,于是,霸佔著器具不離手,繼續半邊、半邊橙地在器具上轉動。
看見孩子額頭上的汗珠子,我心裡又心痛又感動。
“甜嗎?”孩子見我喝橙汁,問道。
“當然甜,還有孝順的味道呢!”我回答。

2010年7月25日星期日

花园里的生活:查字典



在孩子啟蒙的階段,我除了希望孩子掌握知識外,還希望她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。就好像貓知道老鼠是它的主要食物,還要知道這食物是靠自己的利爪、警覺,甚至整夜守在米缸前,才爭取得到的。
陪孩子學習華文時,我們根據“有邊讀邊,沒邊讀中間”的道理,倒可她一邊大聲地朗讀,我在一邊折疊衣服、縫補衣服等。
可是,遇到英文時,我就像“秀才遇見兵”,有理說不清了,孩子有多年的英文發音訓練,而我則已把英語還給老師多年,孩子聽了我的解釋和拼讀,都對我產生懷疑。
為了力保我的地位,我只好找支持者----字典。
我翻開字典,教導她如何按照音序、字母序翻查字典,她很享受這個查找的過程,當她搞懂這一切后,就自己翻查字典了。
這天,我看著英文的宣傳單子,發現它不但沒有公司名字,甚至聯絡電話也沒寫上,我口裡喃喃自語地說:“真不明白它在賣什么產品!”
“媽媽,不懂就查字典吧!”瞧,孩子的求知慾已經不單是由我餵養,她已經懂得通過其他途徑了。
來到今天,字典已經不再能滿足她,于是我採用線上字典(還有真人發音呢!)。當她有空的時候,我就翻出書本,找來文中的生字,與她在電腦前進行比賽,看誰的解釋和發音比較準。
當然,我首先要查的字是“放水”,搞懂了這個詞,遊戲才好玩呢!

2010年7月18日星期日

妈妈梅亚:一条小番薯


吴智先生是城里有钱的大富翁。城里最热闹的那条街,都是他家的产业,还有全国的珠宝钻石生意,也是由他家经营的。
在这次的“好妈妈协会”理事改选中,吴智太太第一次当选主席,她以后将忙碌地探访孤儿院,还要出席很多场的慈善义卖活动。她代表了全城的妈妈,把爱心散播给需要的孩子们。
这天晚上,吴智太太搬出柜里所有的衣服,却还是挑选不到一件称心的衣裳,因为明天她就要出席第一场的孤儿院探访活动。她在镜子前摆出握手的姿势,也练习含笑点头打招呼的模样,可是,她就是觉得自己不像一个威风八面,受人尊敬的大人物。当她面对镜子发呆时,她终于找到答案了!
原来,吴智太太的身材瘦小,即使穿上华丽的衣裳,可还是显不出雍容华贵的贵妇架势来。
于是,吴智太太决定增肥!
吴智先生支持太太的计划,出外视察业务时,都为她买一些好好吃的巧克力;管家上菜市买菜的时候,也会采购养颜补身的补品;司机也向朋友打听驻颜秘方,推荐各种化妆品给吴智太太。
增肥计划展开以来,吴智太太每天清早就起床吃补品、化妆、梳理头发,做造型,再挑两个小时的服装才出门。在外开会、应酬、拜访的吴智太太,直到深夜才精疲力尽地回家。
两个月过去了,吴智太太不但没有变胖,反而面容憔悴,变得更没有精神。
这天,吴智太太拜访城外最穷的一家孤儿院,那儿有十多个不同种族的孤儿,可是他们却与院长打成一片。当吴智太太一一与他们握手问好,想抱起最小的小男孩时,她竟然晕倒了!
院长马上拨电召救护车,可是,天公竟然不作美,老早下起狂风大雨,附近的河水泛滥,冲断了通往城里的唯一道路,救护车没办法赶来。
小男孩政诚看见吴智太太睡在床上,他心里还想着没与吴智太太握手呢!他倒了一杯温水,来到吴智太太的床前。吴智太太苏醒过来,一睁开眼就看见一对天真无邪的眼睛,心里涌起被关心的感动。政诚把捧着的杯子递给吴智太太,吴智太太喝下温暖的白开水,觉得比燕窝汤还要好喝。
当司机告诉吴智太太,他们只好暂时在院里住下,直到道路修建好为止,吴智太太出奇的平静,对司机说:“那么我们就在这儿住几天吧!”
这个与城里断绝来往的小镇,粮食供应顿时出现问题,院长只来得及买到几袋的番薯回来,院里的孩子还是高高兴兴地和膳食大婶,捧着番薯到厨房做饭。
第一天,吴智太太与大伙儿一起吃清蒸番薯,喝番薯粥。
第二天,吴智太太精神好多了,她到厨房和大伙们一起做番薯糕和炸番薯。
第三天,吴智太太还教大伙儿制作新的番薯吃法。她把带来的巧克力煮溶,又把蒸熟的番薯制成小圆球串起,大伙儿就把番薯串沾着巧克力酱吃,味道可香了!
第四天,当大伙儿热闹地在厨房煮番薯糖水,司机先生带来了好消息:通往城里的道路可以通车了。吴智太太可以回家了!
吴智太太在这几天,深深地感受到院里成员真情流露的温暖,临别前,小男孩政诚把厨房里的最后一条小番薯,塞在吴智太太的手中说:“好妈妈,你的身体不太好,记得多吃有益的番薯。”
吴智太太听了感动极了,一路上都紧紧地握着那条小番薯。政诚的笑脸、院里小孩喊她“好妈妈!好妈妈!”的情景,一直在脑海盘旋。
当吴智太太抵达家门,吴智先生早已经安排救护车,打算接吴智太太到医院做检查。可是,当他看见太太却吃惊地说:“你这几天住在乡下,身子怎么没变差,反而精神变好,脸色也红润了?”
吴智太太摸着手中的番薯,开玩笑地说:“这几天我吃番薯吃 好了!”
告诉你们,吴智太太已经找到当大人物的妙方啦!

2010年7月15日星期四

故乡的花园:小毛病,大后患


孩子有鼻竇紅腫的毛病,醫生吩咐,必須避免出入灰塵多的地方,甚至冷氣的環境,可是,孩子總是喜歡夜裡在我的房間,挨在我的懷裡,談天到累了,就昏昏入睡,最后,我們就窩在一起睡到天亮。
日子久了,她的鼻竇紅腫的毛病,導致鼻塞,在常常用力擤鼻涕的情況下,鼻子內壁的微血管就容易破裂流血。有時是夜間在家,有時是在學校上課,每次見孩子流鼻血,我都心疼地提醒她:“當感覺鼻塞時,就採用藥物治療,不要過來我這兒睡。”
有一天,我從孩子的床頭邊,發現一條滿是血跡的手帕,追問之下,才知道她前天夜裡,在我的房間觀賞電視節目時流鼻血了,由于擔心我不讓她到我的房間睡,于是悄悄回房擦拭鼻血后,繼續不動聲色地到我的房間來。
我聽完她的解釋,緊緊地把她摟在懷裡,心裡想起當年夏娃在蛇的誘惑下,與亞當吃下分辨善惡的果子后,他們在聽見神的聲音時,就把自己藏在樹叢中的故事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,自古以來,人人都怕面對錯事的后果,總是企圖隱瞞真相,除非是到了萬不得已,紙包不住火的地步,才把真相和苦衷說出來。孩子隱瞞流鼻血的事,就是這樣。
孩子,有鼻子敏感的人是你,流鼻血的人是你,半夜睡得不安穩的人也是你,在課堂上令老師慌張遞上紙巾的人也是你,怎么你就不好好地去面對自己的問題?
鼻子敏感導致你患上另一種毛病,就是對母親隱藏真相。前面的毛病,只要改善環境、藥物醫治就能痊癒,可是,不老實的毛病,卻會一生跟隨著你呀!

2010年7月8日星期四

花园里的生活:太阳打人!


中華文化的遣詞用字實在變化多,孩子啟蒙時期的溝通語言,是以英語為主,因此,她的大腦語言中樞工作時,我猜這語文中心應該是先以英文思考,然后才轉換成華語說出口。
那天清早,陽光普照,我們乘車出門,孩子一上車,就立刻從小儲物閣裡掏出墨鏡戴上。
我隨口問道:“很曬嗎?”
太陽打到我的眼睛了。“孩子一邊點頭一邊回答。
聽到他用“打”這個字來形容陽光,我頓時一愣,覺得很新鮮,就接著說:“太陽光從遠處傳過來,我們應該說‘射到我眼睛’不能說‘打到眼睛’。”
“為什么不行?我們不是說‘打老虎’嗎?”孩子反問。
“陽光從老遠的地方照射到地球,我們說‘射’,或者說獵人開槍射死老虎。如果是兩方面有器具近距離接觸的話,那么才可以說‘打’‘敲打’‘毆打’。一二三四五,上山打老虎………”我把她喜愛的歌謠朗出來。
“植物需要陽光,我們也需要陽光,如果太陽到處打人可就不得了啦!”我表情沮喪地試著讓她想像大家都挨打了。
“對,植物用陽光製造食物,我們用陽光曬干衣服,太陽對我們很好,沒到處打人。”孩子認同陽光對我們的貢獻。
“植物在製造食物的時候,會發出氧氣,氧氣是我們身體所需要的氣體;我們所呼出的二氧化碳,卻是植物用來配合陽光,製造食物的氣體呢!這個循環告訴我們,植物和動物是互相依賴,誰也離不開誰的。”我趁機讓她明白大自然與人的關係。
“這一點我知道!我從科學雜誌中,知道地球寶寶生病了,需要種多一些樹來幫助它!”
我欣慰地點點頭,慶幸買回來的雜誌真的對孩子有益處。在簡短的談話中,在不知不覺中,在這小小的車間,我們都上了一堂科學課呢!

2010年6月29日星期二

故乡的花园:夕阳无限好


在夕陽西下的金色陽光下,你得到的是“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”的感歎,還是讚歎“天然調色盤”的多姿多彩?
我和孩子拿了羽毛球拍,在空曠的樓下停車場打了一場“風中的羽毛球”,大家因風大,一直“追”著羽毛球打,落空的次數多,擊中的次數少,可我們還是玩得不亦樂乎。
追球追得累了,我們就坐在石階上一邊休息,一邊觀賞日落的景色。
面對夕陽,我在徐徐的微風中問孩子道:“在這陽光下有什么?”
孩子沒有馬上回答,我就在她還在思考的時候,搶答道:“有雲!”
孩子抗議,要我守次序,馬上說:“有樹。”
我繼續說:“有草。”
她馬上說:“有花。”
我順籐摸瓜,承接她的答案說道:“有葉子。”
孩子有點遲疑地停頓了一會兒,后來才高興地說:“風。”
我點點頭表示嘉許:不錯,能夠體會無形的風,這小小孩有點境界。
“有風箏。”我看見空中飄著的風箏,正好與她的風搭配成詞。
孩子這回面有難色,吞吞吐吐,大概答不下去了。忽然,她眉飛色舞地指了指停車場的車子,洋洋得意地說:“有兩種顏色的汽車。”
“有我和小天使。”既然她用上了數詞,那么,我也不能太遜。
“有天使在飛!”說完,孩子站起身轉個圈,上下擺動著雙手,做飛的模樣。
看見她在夕陽中翩翩起舞的模樣,我臉上的倦意全消,這一刻,心頭裡洋溢著的是輕鬆寫意。
短短十分鐘,我們的汗干了,倦意消了,可是心頭的幸福感卻是滿滿的。孩子的想像力是比成人來得豐富,當精神繃得太緊的時候,不妨往孩子身上挖寶去吧,哪怕是夕陽中的十分鐘,也是夠用的!

2010年6月23日星期三

故乡的花园:五顏六色的生日禮物



我的生日快到,孩子對我說:“我要買禮物給你,你別說出來,讓我自己想。”
“你可要買對方喜歡的東西當禮物。”我真擔心她會買自己平日愛吃的糖果、愛看的故事書給我。
孩子點點頭,過后,就聽見她的房間傳出“叮噹!叮噹!”的聲響。我又是一驚,真擔心她會“傾家蕩產”地給我買禮物。
“小天使,禮物要有心意,不能超過五令吉。”我忍不住鑽進她的房間,補充說。
“別偷看!”孩子俯伏下身,不讓我看見她倒出來的儲蓄。看見孩子堅持的眼神,我只好乖乖照著她的話去做。
幾天后,孩子終于瞭解“要買對方喜歡的東西”的意思,對我說:“你給我暗示,可不能說出來,你想要的禮物!”
“五顏六色!”我知道孩子喜歡畫畫,于是就說了與顏色有關的暗示。
孩子有點為難地裝懂說:“噢,原來是這樣東西!”
週末,我們一家人來到商場,她把我留在一個角落,然后就自己去物色禮物。為了確保她的安全,還有禮物的神秘感,我只好做狀與她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。
孩子的爸被我們搞得莫名其妙:“五塊錢買五顏六色的禮物?那不是抹布嗎?”
我瞪了他一眼:“我那要你們送我一件增加我工作量的禮物?當然是我平日最喜歡的東西啦!”我悄悄地告訴孩子爸:“你帶她去文具角落買一支有多種顏色筆心的圓珠筆就是了!”
孩子爸明白過來,果然,這是一件五顏六色、又合壽星心意的禮物。
回家的路上,孩子滿意又神秘地說:“這件禮物你一定喜歡,是我和爸爸一起挑的,你可要到生日當天才知道,不需偷看!”
到家門時,孩子已在車上睡著,“我的生日禮物”從她的包包中掉出來,我下定決心,不能讓她知道我幫她撿過“我的生日禮物” 。
孩子滿足于自己能懂得媽媽的心意,買合媽媽心意的禮物;我則心滿意足于孩子以對方的喜好,為購買禮物的考慮了。

2010年6月15日星期二

花园里的生活:靠山


經過筆直的高速公路,公路橫跨在峻峭的石山之間,我們的小轎車,壓在巨石的山影下,顯得更加渺小。這是我們驅車北上所經過的一段路程。
我和孩子在車內,一路伴著光盤唱著兒歌,當下,面對巍然屹立的巨石,我們馬上開口唱另外一支歌。我們唱道:“主是我力量,我力量,主是患難中力量,主是我幫助,我幫助,主是隨時幫助……”
我首先是很興高采烈地唱,然后是用很低沉的嗓門唱,最后是嗲聲嗲氣地唱,一首簡單的歌,成為我們旅程中,帶來歡樂笑聲的來源。
“這是開車的爸爸唱的歌‘主是避難所,我避難所,主是堅固避難所……’”孩子壓低了嗓門,唱得走調,腦袋還一邊在搖晃地說。
“‘主是我力量,我幫助,唯主是避難所……’這是我唱的。唱得最好聽了!”孩子以輕快的節奏唱出其中一段,然后沾沾自喜地說。
“我哪有唱得那么難聽?”孩子的爸抗議。
“你唱得那么嬌,難聽死了!”孩子爸不服氣地說。
“歌唱得好不好聽,不重要,重要的是唱歌的時候,我們是否真的唱出自己的心情了。”說完,我唱出下半部歌詞:“大地雖會改變,高山雖會搖動,大海翻騰,大浪顫抖,但我們卻不害怕,喂哦……喂哦……”
不久,車子駛入蜿蜒的山路,我們在車內也被左左右右地搖晃著,孩子的爸望了倒后鏡一眼,看到孩子東歪西倒地“坐不定”,忍不住笑出聲來。
孩子這才知道,原來爸爸是有意捉弄她,故意把車子駕駛得如此搖來擺去的。
孩子只好改變坐姿,環抱著雙手,緊靠著坐位,可卻不忘開口唱歌表達心聲:“高山雖會搖動,但是我卻不害怕”。
看見孩子如此的表現,我知道她懂得靠著椅背坐,是車子搖晃時的最佳靠山。
真心希望她,從那首歌中,也培養了心靈中永遠的靠山。唯有心中栽種穩固不移的靠山,讓堅強、樂觀時時同在,才能走好人生的道路。

2010年6月9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Give me five!


在這個充滿競爭、比較的社會,我常常鼓勵孩子:“孩子,加油!”
可是,我又不想培養一個爭先好鬥的孩子,在她競爭獲得勝利的時候,失去分享的精神,于是,我在她獲得勝利之后,我常常與她擊掌說:“Give me five!”
獲得勝利的孩子,一臉高興的,當然不介意繼續情緒高昂地高喊:“Give me five!”。
為了讓她習慣分享,我把對事物的標準設得很低。就這樣,她的身邊不乏“Give me five!”的呼聲。
分享是可以涉及很多人的,如果這個教導方式,只停留在兩人分享的話,我覺得不夠!
“這個喝彩,其實不只是‘Give me five!’,還可以‘Give me ten!’呢!”我伸出雙手,等著她來回應。從單手擊掌到擊雙掌,數目變大了!孩子明白過來之后,開心地配合。接下來幾天,孩子就把口號改成:“Give me ten!”
這天,我們一家三人出外郊遊,當平安抵達目的地時,我高興地伸出雙手說:“Give me fifteen!”
孩子愣住了,滿臉疑惑,不知該如何擊掌配合我。
我伸出雙手與她那雙小手擊掌,然后再與她爸爸擊單掌,口裡一邊念:“‘Give me ten!’ ‘Give me five!’so‘Give me fifteen!’”
孩子明白箇中道理之后,就被這個遊戲吸引住了,嚷著要當成遊戲來玩。
于是,這個遊戲,就從兩人一組,變成三人遊戲;從“Give me five!”變成“Give me twenty!”了(與兩人擊雙掌)。

2010年6月1日星期二

故乡的花园,:大自然的彩色笔



我最珍惜一家人乘車出門的時光了!
唯有在這小小的空間,大家被迫關在一起,那么大家的距離是最靠近的。
這天,我們一家人出遊,在車內該說的笑話已經說了,該唱的歌也唱了幾遍,正當大家覺得沒有什么話題的時候,我們忽然被眼前的景色吸引,于是,開始玩顏色構詞遊戲。
我首先說:“白雲”。
孩子看見遠處的山巒,不落人后地說:“青山”。
我接著說:“藍天”。
孩子望了望車窗外,興奮地說:“黃花”。
我有點接不下去了,勉強地說:“黑馬路”!
孩子繼續在窗外找靈感,然后大聲地說:“透明的水”!
透明也是一種顏色?我不服氣,硬要她換另一種顏色構詞。
就在爭執間,我恍然領會,我們在這場遊戲中,正在數算大自然的美麗呢!
世間再奢華的五光十色宴會,總會曲終人散,可是,大自然的顏色,卻時時存在著,即使是透明的水、透明的空氣,我們都可以看到、感覺到。
雖然我們這兒沒有四季,卻仍然有不同時節開的花木,讓大自然呈現不同的色彩,此外,晨昏不同的時候,在陽光的照耀下,也時時呈現出不同的色彩。大自然的美麗,從來沒有離開過,只是我們有沒有留意而已。
大自然美麗的景色,只要留心,就會發現;世間的親情,只要留心,也能體會。

2010年5月25日星期二

故乡的花园,:不能说的秘密

我們都說,家庭教育最重要,孩子是一張白紙,父母給它塗上什么顏色,她就被塗抹上什么顏色。那么,試想想,如果我們不給予顏色,那么,她將永遠成為白紙嗎?不,父母忽略掉的教育,孩子身邊的人會代替父母給予灌輸。
這天,孩子從包包中掏出手帕,摺成胸罩給我看,她還告訴我:“帶在頭頂上還是一副時髦的眼鏡。”
此外,她還教我唱兒歌,內容有草莓、香蕉、西瓜,配上動作時,這些水果就代表了男女身體上的器官和部位。她唱完了歌,癡癡地對我傻笑,我,也在一旁無可奈何的傻笑。
我以為,小小孩目前不需要給予性教育,于是未曾向她解說男女身體的部位,可是,她身邊的朋友,卻為我替補了。
在一次的家庭聚會中,老人家得知孩子有這方面的歌謠和手帕遊戲時,厲聲譴責,提醒她以后不要做這些事,我慌忙勸阻:“學校就是五花八門的社會縮影,是一個小染缸,孩子回來肯告訴我們學校發生的事,這是一種好現象,這樣我們才有機會教她分辨黑白、好壞、是非。如果我們一知道她學到一些不雅的事,就責罵,那么,她為了不挨罵,以后就不把學校發生的事情告訴我們,我們豈不就沒有機會糾正了?”
天真爛漫的孩子,不會把一件事情放在心上太久的。果然,不出一個月,孩子不再唱那首歌謠,也不再摺手帕胸罩,反而製作了大大小小的多種“東南西北傘”,原來,學校已經改刮摺“東南西北傘”的風了。
這e時代的孩子,已經不像70年代的孩子單純,

讓她掌握辨別事務的能力,遠比阻止她接觸,來得有效。

2010年5月19日星期三

故乡的花园:国旗巧克力



專家說,兒童時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,由于不想讓孩子錯過這個機會,于是,我除了把華語、英語、國語列為她基本學習的語言,還把客家和廣東方言;列為她的第二語言。
我身處在這個以廣東話為日常交際語的城市,深知道廣東方言在生活上所帶來的好處。于是,請身邊的老人家與她以廣東話交談。
為了不污染我和孩子交談間的言語,我主要是以華語與她交談,偶然間,才會與她說說廣東話,測試她對廣東話的掌握。
這天,我拿著一盒朋友送的巧克力與她分享,我選了一個星星狀的巧克力給她,她未立刻伸手接,反而說:“巧克力有國旗嗎?”
我看了看盒中的巧克力,回答說:“有star shape, heart shape,就是沒有國旗的。”
“不,我問有國旗嗎?”孩子重複問一次。
“都說沒有國旗!”我也重複說一次。
“奶奶說,吃巧克力之前要看它有國旗嗎?”孩子解釋說。
經她這么一說,我恍然大悟。
她口中的國旗不是指國旗,而是平日奶奶與她說廣東話的“過期”!
原來,在我們這個多元語言的環境中,我雖然期望她掌握多種語言,小心翼翼地避免對她造成混淆和污染。可是,她作為這些語言的接收站,難免還是出現“語言污染”(負面說法)以及“靈活運用”(正面說法)的情況。
身為一個“貪心”的母親,我對“國旗”和“過期”有點汗顏了。

2010年5月12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独一无二的电视节目


有一天,遲送孩子上安親中心,中心的孩子圍過來,羨慕地對孩子說:“你就好啦,可以遲遲來。”
“遲來有什么好?”我問。
“可以在家看電視!”其中一個孩子回答。
我一聽,簡直是哭笑不得,在現代的城市家庭中,幾乎不缺電視機,于是,孩子在家的主要消遣節目,自然就圍繞在電視機了,難怪孩子們會這么回答。
“她今天沒看電視,是電視機看她!”我風趣地開孩子玩笑。
這天週末,我和孩子在客廳聊天,忽然發覺眼前黝黑的電視機銀幕,可以充當一面鏡子,正巧符合我那天“電視機看她”的說法呢!
于是,我讓孩子端坐在電視機前面,讓她念出1、2和3的乘法表(這是孩子幼兒園就學會的數學)。孩子一開始念,我就在她的頭頂上,慢慢地“長”出一根手指。孩子從電視機銀幕的反射中,發現頭頂上長出了指頭,于是,興奮地繼續念2的乘法表。
當她念完2的乘法表,我讓她的頭頂長了一對“牛角”。
孩子從電視銀幕上看見長了牛角的自己,又嚷著要背3的乘法表。可是,這回她的速度比較慢,我只好讓兩根“空閒”的手指頭,在她頭頂上跳舞。當她好不容易把3的乘法表背誦了一半以上,我就讓第三根手指冒出頭頂一些。
這冒出的第三根小指頭,對她來說可是莫大的鼓勵,于是,她用心地把未完的乘法表,小心翼翼地背完。終于,三根手指都長在頭頂上,它們還會跳舞呢!
孩子對著電視機銀幕,高興地說:“我從一毛變成二毛,然后是三毛!”(三毛是孩子喜歡的漫畫人物之一)
“媽咪,我要學4的乘法表,還有5的、6的…….”孩子繼續說。“我要長很多很多毛!”
“就像這樣!”我把十根手指都伸到她的頭頂去。孩子看見電視銀幕中滑稽的自己,開心地笑了。
電視機是人類偉大的發明之一,除了等待來自衛星的節目轉播,不妨自導自演,讓它為你家播映一出獨一無二的節目吧!

2010年5月6日星期四

花园里的生活:母亲的真面目



记得当年年纪小的时候,我眼中的母亲是慈祥的,对生病的我总是给于无微不至的照顾;少年时期,认为母亲变得固执,唠叨,不可理喻了,常常和她顶嘴;过后,自己当上了母亲,才真正明白母亲的真实面目。
初上任为人母的时候,时间全给了小小孩,自己变得不修边幅,身边的人都说我婚前的青春,变成了婚后的“成熟”。
孩子启蒙时期,我说话的语气变得严厉,含命令式的威严;当孩子上了小学,我发现自己又变了一个人似的,变得唠叨,叮咛她多喝水,多洗手,少八卦,少分心,就如当年自己的母亲那样……
原来,女人当上母亲之后,会随着孩子的成长,被不断地“训练”成另一个人……
这天晚上,我和孩子并膝一块儿观赏电视节目,发现孩子的膝盖擦伤了。平日,孩子就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,如今发现她受伤了,生怕她忽略了处理伤口。我马上质问:“你什么时候?在哪里?怎么跌倒啦?怎么没告诉我?”
孩子往膝盖瞄了一眼,若无其事地说:“我忘了!今天同学在课室打翻了水,我明知道有水,可还是跌倒了!”
“只是脚受伤吗?有敲到头吗?手怎么样?”
“没敲到头,手着地时也没受伤。”孩子挥了挥手说。
“发生这样的事一定要告诉我!你是怕我骂你,还是怕我取笑你?”我想知道孩子的想法,继续追问。
“没这回事。”孩子漫不经心地说。
“那么你说,你要我骂你?还是要我取笑你?”我硬是要她作出选择。
孩子摇头说:“都不要!”
“那么,你是要我爱你啰!”我把语气放温和地试探地说。
孩子一听,猛是点头,对着我笑。
“傻瓜!无论什么时候,父母都是爱你的,你根本不需要选择爸爸妈妈在什么时候应该爱你。只有骂你、取笑你,才是偶尔的选择。”我把孩子搂在怀里。“即使我骂你,也是出自爱的缘故。” 是的,无论母亲变成什么样子,母亲的爱,是无时无刻地不在孩子身边围绕着的。愿天下的孩子,都能明白母亲的心意。

2010年4月28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爱的礼物

孩子过生日时,家人送了好多需要用到的用品当作礼物给她,有拖轮书包、密码铅笔盒、备忘录挂历、营养食品、蜡笔……,孩子当天开心得合不拢嘴,晚上,开开心心地独个儿环抱着这些礼物睡。
第二天,孩子就想以拖轮书包替换只用了三个月的书包,甚至学校一般只用到木铅笔颜色,她也好想把大大的一盒蜡笔塞进书包去。我开心孩子珍惜我们送她的礼物;我伤心她没懂得珍惜的道理。
“孩子,这个书包还能用,迟些才用新的书包,好吗?”
“它这儿破了一个小洞!”孩子实在太喜欢那个新书包了,于是在不起眼的地方指出旧书包破了一个洞。
“如果你只是膝盖擦伤,我就把你摆在家,你会开心吗?”
“这……”孩子知道我的意思,一时不答话。
“我应该怎么办?”我继续发问。
“反正还能走,我要继续陪你上街。”
“这个书包也是一样,反正还能用,就继续陪你上学,你赞成吗?”
孩子点点头,明白个中的道理,不再急着用新的书包了。
这天,我接孩子课外活动回家,发现她的课外活动书包底部,破了好大的一个洞,我对她说:“我们该去买个新的小书包了!”
只见她嘟起小嘴说:“这是姨婆送给我的,我好喜欢,不舍得丢。妈妈,你给我想想办法吧!”
听见孩子这么一说,我把前些日子孩子急着用新书包的事情,放在一块儿做比较,才发现孩子对这两件事,都是基于亲情的考量,心里并没有注重物质的虚荣存在,只是我多虑而已。
“那么,待会儿我就把它送入‘24小时急诊室’(我们偏爱的日剧)治疗吧!”我轻松地说。

2010年4月27日星期二

花园里的生活:歌声飘飘在我家

音乐在我的成长过程中,一直都没有受到重视,后来,参与了一些学会、团契,才在团体中学习开口歌唱,才敢在别人面前开口歌唱。
如今,我深知道音乐是陶冶性情和抒发情感的优良管道,于是,希望孩子能在闲暇时常常唱歌,让歌声陪伴她一生。
这天,我扮演老师,她扮演学生,我们一起上华文、国文和英文课,间中有提问、书写、讲解。为了让孩子轻轻松松地学习,我把音乐当成其中一堂课。
我让孩子边唱边有节奏地敲打桌子,过后还加入轻快节奏和缓慢节奏的运用,让她一时唱得快,一时根据我的手势,慢慢地唱。
此外,我还要求她用三语来唱同一支歌,起初,孩子双手和口舌无法协调,敲打和唱出的歌词,简直就不协调。她在发觉出错的时候,就会“咯咯”地笑,孩子的眼睛眯成一条线,嘴巴裂开得似可以装下一只老鼠。而我,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。“不如我们换另一支歌吧!”我忍不住厌烦地说。
“不!还是要练习这支歌。”孩子坚持。孩子的要求很高,一发现出错,她就要求重头再唱一次。
我庆幸家里只有我们两个人,否则,在五音不全的歌声中,在不协调的桌子、盆子敲打声中,早被家人投诉了。
原来,孩子爱上我们发觉出错后的反应,于是,她在适当的时候,故意出错!让大家好露出错愕的滑稽表情,好让大家来个人仰马翻的样子。
这一堂音乐课,我们近乎上了一个钟头,唱来唱去都是同一支歌。
孩子,唱歌这门活动,我不要求你有绕梁三日的唱功,只要你能在歌唱中有所得着和释放,就不妨时时高歌一曲吧!

2010年4月21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谁是好孩子?


孩子年纪小小,心肠却热得很,每次携带行李或大包袱出门的时候,常常争着要帮忙提携,哪怕是超乎她所能拿得起的沉重物件,她还是用尽吃奶的力气,把重物拿上车才放手。其实,她这么做,是要证明自己的能力,希望我们不要再把她当小孩子对待。
每个周末的早上,我们都会提好几个袋子,把环保瓶子、铝罐和旧报纸送去回收中心。每一次,她都会抢先搬最重的那一个袋子。可是,天下父母心,哪有不疼爱孩子的呢?为了避免孩子受伤,为了免去孩子帮倒忙,我常常为了这样的小事,到底谁该拿最重的那个袋子上车,而与她在门口起争执。
后来,我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。我用大的袋子装轻便的铝罐,用小的袋子装旧报纸。当要出门的时候,我就做状要提那个最大的袋子,孩子见了,一个健步就跑到我的面前,抢先拿起那个大袋子,然后沾沾自喜地往电梯跑去,她还一边说:“我最有力气!”
待我锁好了门闸,尾随到电梯处时,我才有机会与她讨价还价说:“我这袋比较小,和你换一换!”
“我才不要!”她从踏入电梯,到登上汽车,一直警惕地紧握手中的袋子,生怕我兑换掉。安静的孩子抑或好动的孩子;被动还是主动的孩子,只要我们用好的眼光看待,他们都是好孩子。

2010年3月5日星期五

花园里的生活:妈妈你慢慢来


媽媽,你能讓我把故事說完嗎?”這是我在扮演觀眾,聽孩子說創意故事的時候,由于急著糾正她的語音、用詞而打岔她說故事。又因為忍不了她的故事過于平淡,給予情節發展的建議時,孩子停下嘴邊的故事,說了這一句話。
我打岔她說故事,已經不是第一次了!
上回在她朗讀英文故事的時候,我也急著糾正她的語音,結果,孩子嘟著嘴投訴我不專心聽故事。
其實,這種情況並不是在她說故事時候才開始的。在她更小的時候,家人看見她的畫:彩虹椅子、七彩小貓、繽紛房子,就譏笑她的畫:“世上哪有這樣的東西?”
當時,她繼續把畫紙塗上彩虹色,沒有反駁。
后來,她的老師告訴我,這是一般孩子正常的心理發展,如果她太早接受這個世界的顏色,反而顯得早熟了。明白了這個道理,我往后看見她的彩虹榴槤,也就懂得欣賞她內在的快樂了,于是說:“這個榴槤一定很好吃!”
如今,當我聽到孩子抗議的聲音,我不禁想起,我又犯下剝奪孩子自由發展的權利了!
畢竟,活動進行中所提出的建議,打擾的意味比指導來得濃烈。
我在嘴巴前做了一個拉上拉鏈的動作(示意閉上嘴),表示我會做個安靜的聽眾,她這才繼續說故事。
五分鐘……十分鐘……十五分鐘……孩子的故事終于說完了!看見她展露著自信的笑容,向觀眾謝禮,我從這沉默的十五分鐘裡獲得啟示:讓孩子享受學習,也是父母應盡的義務。

2010年2月26日星期五

花园里的生活:城市佬下乡


趁著假期,我們一家人開心地上山到金馬崙度假。對我們來說,這不是一個陌生的地方,可是,夜間開車上山,卻是第一次。
我們在蜿蜒的山路間穿梭,接近金馬侖山頂時,眼前出現一些燈火通亮的園圃。我們大驚小怪的以為自己來到東海岸的龍運海邊,那兒有燈火通明的煉油廠呢!
孩子在黑壓壓的夜間,頓時看見燈火通明的園圃,高興地追問到底怎么一回事。
我和孩子的爸,只好用猜測的答案滿足她的好奇心,當然,第二天一逮到機會,就馬上向當地人請教。原來,農人為了讓花兒開得早,于是不放過夜晚的時間,讓燈光為花兒提供日能呢!
菜攤攤主說完,看見我們點頭稱是,不忘拋下一句:“這早就不是新鮮的事了!”
這讓我想起一則“城市佬”和“山芭佬”的笑話:有一個來自城市的老師到鄉下教書,正在上課的時候,飛機從學校上空飛過,同學們紛紛拋下書本衝出課室去看飛機,老師搖搖頭說:“你們真是山芭佬。”這時,一隻老鼠從桌子下經過,老師嚇得跳上椅子,同學們指著老師說:“你真是城市佬!”
孩子聽完這則笑話,正經八百的說:“我知道,我們就是這個被取笑的城市佬!”然后大聲地捧腹大笑。
是的,我們無法掌握天下間所有的知識,不要以為自己來自城市還是富裕的家庭,就看不起鄉下或生活清貧的人,因為,在這個偉大的天地間,我們都不過如此渺小而已。
為了不讓自小就在城市生活的孩子與鄉間劃出距離,我借助這個笑話,讓孩子知道自己與鄉間的孩子一樣,對某些不熟悉的事物陌生是正常的,看來,她也能坦然地接受呢!
當今的孩子個個都是父母的寶貝,可是父母可千萬別忘記教導孩子,孩子身邊的人事物,一樣也是寶,是他們學習的對象。

2010年2月10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哭泣中的成长


孩子上了一年級,交了鄰近朋友,一天,孩子興高采烈地告訴我:“媽媽,我想到小尼家去與她下中國象棋。”
初入學的孩子,能夠與同學培養健康的愛好,我是求之不得的,于是告訴她:“你先在家學會基本玩法,再去她家下象棋吧!”
孩子一聽,馬上積極行動,拿出象棋來。
我擺好格局,教導她有關車、馬、象、炮等的行動方式,同時,又示範雙炮將她的帥,教導她如何用士護帥;教導她等候機會,運用象吃掉我的車……當我興致勃勃地在楚河漢界之間大開殺戒,你丟一兵,我丟一炮,最后,棋盤上雙方的棋子所剩無幾。我問孩子:“你都懂了嗎?”
只見孩子意興闌珊地回應,表示不想繼續,悶悶不樂地回房間去了。
她轉身離開的時候,我發現她的眼眶是微紅的。我悄悄從門縫窺望,見她在被窩裡稀裡嘩啦地哭著呢!
我莫名其妙地上前問個究竟,含糊中終于聽見孩子說:“我不要你吃掉我那么多的棋子!”
她的控訴,讓我哭笑不得!象棋這種“紙上談兵”的戰鬥棋,本來就是一場爭得你死我活的遊戲。她那么在意被犧牲掉的棋子,就是“輸不起”,這對她的人格塑造來說,不是一件小事。
孩子,你從來沒有在一件事情上面對三番五次的失敗,如今,一場遊戲就把你的驕傲完全擊倒,將來,你還能獨立面對殘忍的社會嗎?
我緊緊地摟著孩子道:“爸爸可是下象棋高手呢!你向爸爸討教之后,到時可把我殺得片甲不留了!”我讓她想像自己已經成為象棋高手,把我的棋子殺得片甲不留,我則露出一臉苦悶的樣子……
她見狀,立刻破涕為笑:“我要和你一組,把爸爸的棋子統統吃掉!”(生女兒就是貼媽媽的心!)
孩子的心是純潔的,容易接受大人的想法,簡短几句話,她就抹去了心中的憂傷。孩提時的一場哭泣,能夠為她培養出未來面對失敗的不死精神的話,那么,我是該為這場哭泣感到高興的。


后记:
哭,让人成长,也让人更新。
有两个月没上载心情到blog,因为:没有心情。
两个月前,在一次困苦中伤心地哭了一场。
过后,心灵的郁闷虽然倾斜出去了,可是,就连好心情也被“轰”出去了。
时间是疗伤的良药。
当初的倾斜倒空,换来今天可以容纳更新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