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25日星期二

花园里的生活:从B+到A-

孩子在学校的课堂上,常常把功课“赶”完,因为这样,回到家就可以做属于家里的活动,例如:电视、电脑、剪贴手工等。
为了培养她料理家务的习惯,我在她看电视的时候,会嚷她帮忙折叠衣物。可是,这却令客厅出现一片“衣衫不整”的局面,原来,她的眼睛定在电视机的时间比较长,而低头折衣的时间是又短又急……
这天,孩子的功课实在无法在学校“赶”完,于是,我只开音乐供大家聆听,直到她做完功课为止,这样的情形,出现了好几天。
不料,学校里的老师发现了她的改变,居然把她的功课从B批改成B+,还对她称赞有加,希望她继续进步,因为,下一步就是A-了!
这天,孩子在画画班得了B+回来,这下可不得了,有校里老师之前给予的说明,她心里高兴自己的画作,距离A-不远了!

“妈妈,我下回做功课、涂颜色的时候,要更加细心整齐,因为这样我就会进步到A-,接着是A和A+,最后是A 和盖章。 ”孩子高兴地期待。
看见孩子从嘉奖中,积极地为自己设立目标,我知道,我不该吝啬对她的赞赏:“其实,你对家事的帮忙也在进步中,如果要给分数,应该已经有B+了!”
“那当然,我已经长大了嘛!”
“明天你再帮忙,应该可以得B+。”我鼓励地说。
“不,我已经是B+了,明天应该得A-才对!”孩子纠正道。
“那就要看看你的功夫有没有进步了!”我期待她明天会成为我家事的好帮手。





2011年9月7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我教你“滚”

孩子不常接触厨房的事,尤其是热开水,那更是我们一家人对她叮咛又嘱咐,不能触碰的“危险物品”!
这天,我在厨房煮面,孩子好奇地走过来,我想,孩子是应该接触一些厨房事物了,于是对她说:“你留在这儿守着,等水滚了才叫我过来,我再教你煮面!”
孩子对“水滚”没有概念,当锅子里的水腾出热气,她就大声嚷嚷:“妈妈,水滚啦!”
“孩子,这水才刚刚热,要看到水在滚动,才是水滚开了!”我丢下一句解释,走出厨房。
不久,孩子又大声喊道:“妈妈,快来,水滚啦!”
我又上前一看,锅里的水正冒着小泡,还没有达到“滚”的程度,我耐心地又说道:“孩子,你必须看到水在锅里跳动,那才是水滚的程度!”
“这些小水泡不就是水在水里滚动吗?”孩子不明白地反问。
“滚的意思就是不停地翻转移动,这些水泡,只不过是水里的空气受热而出现的泡泡。水,还没真正地滚呢!”我一边解释,一边陪在孩子身边等水滚。
不久,锅里的水不住地跳动起来,孩子看见几乎要跳出锅子的滚水,兴奋地说:“原来,水滚是这么一回事,我明白了!”
这虽然是一件小事,可是,我相信,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头,孩子是受益不浅的。
她除了懂得“水滚开”的程度以外,对她以后遣词用字是有一定帮助的,例如,他将明白“小心滚汤”“小心滚水”以及“你给我滚蛋”的意思啦!

2011年8月4日星期四

花园里的生活:弹指神功的力量

孩子上钢琴课已经有一年多,她开始对平日的练习显得懒散,甚至间中还不住地问:“妈妈,你喜欢我学钢琴吗?”
我知道她的提问是暗示,她开始对钢琴失去热忱和兴趣了!
又过了三个月,孩子总是在我的督促之下才会练琴,于是我决定与孩子坐下来谈一谈:“如果你真的不想学,我不会逼你,只不过,我希望你以后是一个负责任、做事有始有终的人,以后对任何事,你要想清楚才做。”
孩子听了这番话,在我面前显得沉默,最后才开口说道:“我还要继续学,可是,可以不考试吗?我只要学会弹钢琴,不要参加考试。”
原来,孩子是害怕考试,对考试有压力!
我把孩子搂在怀里,然后温柔地说:“原来是这个原因让你失去热忱!傻孩子,我们一言为定,等到你上中学的时候,我们才决定考试的事!你知道吗,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听你弹琴呢!”
孩子听了,心里又激起了对弹钢琴的热忱。
为了让孩子持之于恒,我效仿古代读书人的母亲,生病时要孩子在身边大声朗诵,最后造就孩子学有所成。我则在一边忙碌家务的时候,要孩子弹钢琴给我完成家事的动力,尤其在正式练习之前,先弹两首我最喜欢的曲子,即《生日快乐》和《圣诞铃》。
终于,有一次孩子有机会在朋友的面前献丑,随意弹奏一曲,结果,惹来朋友的称赞:“如果我的孩子将来也能这样弹奏一曲,我一定开心死了!”
听到这样的称赞,我和孩子都会心地笑了,毕竟,其中的心酸,只有当事人才知道。

2011年6月23日星期四

花园里的生活:一家人住院吧!



有一回,孩子得了急病入院,当妈妈的我,首当其冲得抛开一切事物,留在医院陪着可怜的小病人,包括夜里,也要睡在医院。
这样过了两天,孩子的健康状况,还是没有达到可以出院的满意水平,可是我又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太久,只好与先生换班,由他请假,到医院陪伴小病人。
我临离开医院,为了让孩子不缠着我,肯让我离开,只好做出一副与她同病相怜的委屈模样,对孩子说:“爸爸留在医院陪你,今晚我得孤零零地一个人过,不知道睡得着吗?”
孩子想了想,认同地说:“这倒是真的。你在医院陪我的时候,爸爸虽然也是一个人呆在家,可是他有电脑陪,累了就呼呼大睡,大家都能好好睡。”
“你要纪念我这个可怜的妈妈呀!”我一边收拾背包,一边叮咛她,可别忘了我这个孤零零的妈妈。
孩子看见我真的要离开了,最终还是依依不舍地拉着我的手不放。
我和孩子的爸,半哄半劝地与她纠缠着,忽然,孩子高兴地说出心中的主意:“妈妈,你好好考虑一下,不如搬来和我们一起住院吧!”
我和孩子的爸一听,顿时哭笑不得,亏孩子想得出这样的建议。有谁愿意一家人都住院的呢?可是,孩子心目中,就是一味想着要一家人在一起,即使是医院,也愿意“我们一起住院吧!”。

2011年6月16日星期四

花园里的生活:书包太重?

孩子的书包太重,一直都是父母所关心的课题,尤其是在上学与放学的时候,校外的交通拥挤,孩子们拖着或背着沉甸甸的书包,极容易发生意外。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,许多父母会为孩子提携书包,以便让孩子可以专心又安全地走路,我,也是其中一名这样的家长。
这种爱子心切的心情,有多少孩子会明白?
这天,我和孩子去逛大型书展,大家都背了书包,里头只装了水瓶,当然,更多的空间是为了放置购买的书而预备的。
我们各自背着自己已经买下的书,可是半天下来,孩子埋怨书包太重,要求把属于她的书交给我,由我为她背。
我接过她递来的书,背包变得更加沉重,我背着沉甸甸的“书”,而孩子却轻轻松松地背着“包”,脸上恢复了精神,口里还盘算着要买更多的书。
这时,我知道自己做错了决定。
在这个安全性很高的书展中,我是不应该为她背书的。
孩子没有感受到“沉甸甸”的背包,不知道什么叫做满足,更加不懂得珍惜了。
我认为这个小小的动作,与奠定孩子日后的责任感有关。
“我这儿已经装不下了,请你也背一些。”我在孩子露出轻松的表情时,马上把一些书塞回她的包包。
孩子虽然一脸不愿意,可也看到我的书包确实已经塞不下了,只好也把书包填满。
“你放心,我们在下一个书摊选书时,可以把书包寄放在安全的角落,你我轮流去选书。”老实说,我真希望孩子在书展中多待一会儿。
“好的,只要我们小心看守这些书,不会不见就行了!”孩子同意地说。
瞧,孩子已经不在意要扛沉甸甸的书了,我反而还有意外的收获,让她懂得小心看守自己的财务呢!

2011年4月28日星期四

花园里的生活:扮猪吃老虎?





簡單的一家三口,話題永遠離不開你、我、她。
 這天,我們談起性格很“牛”的孩子爸,和生肖屬虎的孩子媽,當年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?
 這個話題,孩子很有興趣,她很想知道當初發生的事。
 我說:“爸爸當年具有‘牛’的勤勞,又有‘牛’的凱樣,于是,我被爸爸外在的單純吸引,最后,爸爸扮豬吃了‘老虎’。”
 “是誰吃了誰?”孩子爸很快地給了反應。
 可是,孩子卻馬上推翻了我們以上的說法,道:“不對!你們兩人都還在,沒有人被吃掉!不是吃了,應該是當……當……當……當(結婚進行曲子)才對!”
 一時間,原本被醞釀成淒慘的氣氛,卻被孩子的這句話化解了。不單如此,我們心中還充滿了當年的幸福感。
 結婚多年的夫妻,難免會把另一半當成理所當然,對于當初的愛意,早就拋在九霄雲外,彼此之間的言談舉止,常會顯得平淡無奇。然而孩子的世界卻是充滿想像力的,是活潑的,她,有純正的正面想法,足以讓她天天天真活潑。
 “如果你被吃掉了,你怎么還會生下我?”天真的孩子頓時變身為小天使,讓我記起婚姻中應有的座右銘:愛卻長存。
 她也讓我知道,每一個家庭中都有愛的氣息存在,只是我們有沒有仔細地去體會而已。
 明白孩子期待一個溫暖的家,一個能夠給她幸福快樂的家,我,不管三七二十一,抓緊孩子爸還握在駕駛盤上的手說:“爸,我們一定要記住,我們是因為‘當……當……當……當(結婚進行曲)’才在一起,不是因為誰扮豬吃了誰!”

2011年4月20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书的深度与高度

為了讓孩子愛上閱讀,自孩子上幼兒園之后,我就在家中添置了書架。其中最低的位置,是質地比較耐的圖畫書,較高的是紙質較薄、字多了一些的繪本、漫畫書。書架頂層則是我童年時期的書。
 孩子在書架前,抬頭高高地往頂層看去,好奇我童年時期都看些什么書。
 于是,我和她約好,趁她一個星期的假期,每天看完底層的一本書,等我下班回家,她就給我口頭報告書中的內容。還有,她還要給我說說,對書中圖畫的評語,那么,一個星期后,就能得到翻閱頂層其中一本書的機會。
 終于,五天過去了,她完成了這門功課,我從頂架上拿一本書給她。孩子接過泛黃的陳年舊書,興奮地、粗魯地翻閱。
 視童年舊書為珍寶的我,“唉呀”一聲,立刻把書搶回懷中,免得這本舊書在孩子手中“四分五裂”,一命嗚呼。
 “我的小天使呀,書的樂趣,除了來自閱讀以外,其中的樂趣也來自書架!”我為了分散她對我手中那本舊書的注意力,如此說。
 “怎么啦?”孩子果然好奇心起,放下準備向我撲過來的雙手。
 “書本尺寸有大小之差別,書的厚度也有厚薄之分,書的高度也參差不齊。要把這些書好好地擺放在書架,可不是件容易的事!”我蹲下身,就最底層的書,前前后后地移動,猶如積木。
 孩子看見我忽然把書本前前后后疊放和擺放,仿彿是很好玩的遊戲。書架中的書,也可以做遊戲?孩子這回可樂了,獨個人坐在書架前玩,早已經忘記我手中的舊書。
 正所謂“書中自有黃金屋,書中自有顏如玉”,書是人們最好的朋友,我們身為父母,應該早早讓孩子習慣與書玩遊戲,與書為友才是。

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

故乡的花园:谁是好朋友?


“誰是你在班上的好朋友?”這天,我問起孩子的朋友,希望借此瞭解她在班上的社交情況。 不料,孩子面有難色地說:“我在班裡班外都有要好的朋友!”孩子為難地說。 “他們都是些什么人?”聽她這么一說,我倒想知道她交了哪些朋友。 “有華文人、有英文人,還有一個來自沙巴的人,她不是英文人,可是只會說英文。”孩子一邊伸出手指頭,一邊數算著說。 “華文人應該說成華人,”我知道孩子搞不清楚我國多元民族的稱呼,于是給予糾正:“英文人應該說成英國人……”說到這,我遲疑了一會兒:“你的學校怎么會有英國學生?”  “不是英國人,他們和我們一樣,不過不大會說華語,只會說英文。”孩子解釋。 “不對,不對,他們不是說英文,文是文字,你應該說他們只會說英語。”我越聽越覺得孩子的用詞有問題。 “他們是來自受英文教育家庭的華人。”我還是要讓孩子搞清楚複雜的華人社會結構。“話說回來,你剛才是說班上有一個說英語的沙巴人?”我向孩子確認。 “是的,他的名字還很長呢!”孩子老實地說。 太好了,原來她班上還有來自沙巴的土著!這種可遇不可求的際遇,真是難得,我趕緊把握機會,讓她認識其他民族。“她應該是我國另外一種土著,你可以問問她,她是否是卡達山人。”  “什么土著?”孩子好奇了。 “我國的土著有馬來人、卡達山人、伊班人……”這回到我一邊伸出手指頭,一邊數算著說。 “幹嘛這么麻煩?”孩子不耐煩地說,“我們早已經是朋友了,管她是什么民族!”  是的,幹嘛在乎小小年紀的孩子,對華人的稱呼是否正統?幹嘛急著讓她搞清楚我國是個多元民族的社會?只要孩子與身邊的人都能好好相處,那才是要緊的事!

2011年4月7日星期四

故乡的花园:黑的修辞


每一輛車車倉內的小小空間(始終不會比房子大吧!)是一個可以把一家人“溫馨地”關起來的地方。我一向珍惜這樣的機會,捉緊機會讓一家人增添聊天的機會。 這天,我說出一件讓孩子爸哭笑不得的糗事,他一邊搖頭一邊說:“你呀,真讓人嘔血!”  我無言以對,可是,孩子卻睜大了眼睛盯著爸爸問:“怎么沒有血?”  這回輪到孩子爸無言以對。 我趕快為他解圍,向孩子解釋:“這是一種說話的手法,叫作誇張修辭。”  為了讓孩子更加印象深刻,我馬上就地取材舉例說:“我們說‘爸爸黑得像炭!’實際上,爸爸才沒有黑得那么離譜,只是我們採用了這種誇張手法來表達而已。”  孩子一聽,哈哈大笑:“我明白了,爸爸黑得像炭!”  司機爸爸被孩子這么一取笑,臉色一沉,瞟了我一眼,委屈地說:“我有那么黑嗎?”  “你就充當實地教材,讓我們馬上學會誇張修辭嘛!”為了孩子的學習,我安慰他,應該要有自我犧牲的精神。 “實地教材多的是,你為什么偏偏要拿我這活人當教材?”孩子爸就是不同意被說成“黑得像木炭”。 “這不關媽媽的事!”孩子為我辯護。 “不關媽媽的事?那么關誰的事呢?”爸爸反問道。 不料,孩子回答:“你自己呀!誰叫你是我們當中曬得最黑的一個?”  孩子爸的這個提問,我倆的心中無疑都有了一個假設答案:“不關媽媽的事,那么就是關係孩子的事啦!因為是孩子在學修辭。”  可是,我們萬萬沒想到,孩子竟然會這么回答,大家都愣住了! 是的,我們太習慣凡事責怪別人,反而忽略了自我檢討的需要和事實的存在,孩子簡單的想法,一下就點出了我們大家長的毛病。 有時候,聽聽孩子的說話,也能從“三人行必有我師焉”中得到啟示呢!

2011年3月30日星期三

故乡的花园:流下记号


你知道嗎?小狗會到處撒尿,是為了在自己佔據的地盤範圍內,留下記號,以便讓其他狗只知道這個範圍已經有主人了。無論大人還是小孩,氣味也會對他們有一定的意義。尤其是嬰孩,他首先辨認母親的味道,賴在母親的懷裡,睡得特別香。這一天,我告訴我的小天使,我將出門幾天,要她別太掛念我。起初小天使不捨地嘟起小嘴,后來我向她建議:“不如我把枕頭暫時借給你用,這樣你就可以聞著我的氣味,以為我就在你身邊,可安心入睡。” 小天使一聽,馬上接受這建議,甚至當晚就要換用我的枕頭了。為她解決了她的相思不捨之情之后,她開始同情起我這個出門在外,幾天沒看見孩子的母親,她建議道:“你別太想念我,我也把我的這個小枕頭借給你,你想念我的時候就拿出來嗅一嗅!” “枕頭不是拿來睡的嗎?”我好奇地問。 “這個枕頭不一樣,你千萬別拿來睡,只可以嗅一嗅。”孩子囑咐我。 “你每次睡覺都抱著的這個枕頭?我好像每次都看見你的嘴角有口水痕跡,它裡頭一定也有很多口水!”我吃驚地看著她,不想接過她遞過來的“寶貝”枕頭。 “這個枕頭常常洗呀!”小天使熱情地把小枕頭塞入我的懷中。 “口水流到枕頭,就在枕頭留下記號,即使這個枕頭常常出入洗衣機,它還是有屬于我的味道,你就帶去吧!”小天使笑得很甜蜜,仿彿枕頭裡的味道,是最甜蜜的蜜糖味。我不拒絕她的好意,欣然接過小枕頭。我知道,每晚流在枕頭裡的口水,早就被清洗干淨了,如今留下的,不是氣味,而是不滅的記號而已。

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认识蒜米

這天,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剝蒜頭衣。
我們論及蒜頭的益處和殺菌功效高,尤其是對感冒的人特別有效。
我告訴孩子:“蒜頭除了拌在菜餚裡,其實是可以生吃的!”
孩子一聽,把小小眼睛睜得大大的,寫著“蒜頭又不是水果,怎么能生吃”的疑問。
我反問孩子:“你不信?”說完,立刻把手中剛剝好的一瓣蒜頭投入口中。
“你看,媽媽真的生吃蒜頭!”孩子為了證明我真的是“吃”,而不是把蒜頭“含”在嘴裡,于是靠得我更近些。
為了讓她確認我真的已經咀嚼吞下蒜頭,我張大了嘴巴讓她看,同時,用力地呼出一口氣……
孩子一聞到蒜頭的氣味,馬上退避三舍,捏著鼻子四周圍躲避地說:“媽媽只吃了一小瓣蒜頭,氣味就已經這么重了,如果是一整個蒜頭,那還得了?難怪身體裡頭的細菌也要逃之夭夭。”
我其實不常吃生蒜頭,可是,看見孩子從懷疑到相信,我覺得這種以身作則的示範,是欣慰值得的。
當然,在這之前,我曾經有過吃生蒜頭的經驗,知道自己還可以“忍受”生蒜頭的氣味,才大膽地在孩子面前示範,讓她知道我不是一個信口開河的母親。
如果是那些還沒有嘗試過的東西,就最好別太熱心了,免得讓自己出醜,成為孩子的笑柄。例如臭豆腐,就是我不敢恭維、敬而遠之的食品之一。

2011年3月17日星期四

故乡的花园:种出知识

這天,孩子的奶奶切了半截胡蘿蔔種在小花盆裡,當葉子長出來后,孩子興奮地捧著花盆說:“原來胡蘿蔔的葉子是這樣的!”她摸了摸葉子又說:“原來它的葉子是這種觸摸感覺的。”
顯花植物、隱花植物、熱帶植物以及寒帶植物,都有自己的特征,可是,我們對日常蔬菜的認識,卻因太熟悉而沒有注意它究竟是怎么樣的植物。別說胡蘿蔔對孩子陌生,我想,羊角豆、臭豆、四季豆等,也是孩子很想認識的植物。
看見孩子對這普通的蔬菜有濃厚的興趣,我的“精打細算”本色就湧上心頭。我對她說:“有一種叫蒜米的植物,還沒煮的時候是一個白球狀,可是卻常常被剁碎拌在菜餚裡炒,別說你吃飯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它,我想你也沒看過它的葉子吧?”
“不如我們也來種一棵?”孩子同意我的建議,顯得很有興趣。
最近全球的蒜米價格升多跌少,身為煮婦,已經被蒜米的價格漲得犯心絞痛、發牙疼,恨不得自己下田栽種,好自供自給。(雖然我們這兒的氣溫不適合栽種)
趁孩子對這園藝的事,還有點興趣,不妨讓她嘗試栽種,順便讓她認識蒜米的生長,何樂而不為呢?說不定這還是她學校裡頭沒有學到的寶貴科學科呢!
其實,探索大自然的奧秘,如果是從生活中的平常事開始,對孩子來說更直接有效,可是,這卻是學校裡的老師極難辦到的,畢竟老師陪伴在學生身邊的時間有限。
課堂裡頭沒有教的事,父母就是孩子的最佳老師了!

2011年3月8日星期二

花园里的生活:胶纸卷公主

這天晚上,我家的小朋友拿出膠紙卷,嚷著要我為她手中的玩意兒“急救”。
我停下手頭的工作一看,原來是一隻螢光竹蜻蜓(當然不是竹做的,已經由塑料代替)的翅膀斷了,小朋友想用膠紙把它修補。
我知道,我不為她修理好玩意兒,她是不會讓我繼續工作的,于是接過她的膠紙卷,小心翼翼地埋頭黏補。
關心進展的小朋友,也頭低低地把頭湊在我面前。這是它一貫“熱心”的作風,常惹得我生氣。 為了閃避她的阻隔,我把頭埋得更低,可是,她為了關心,把頭湊得更近,更近……
“小朋友,你要我把你的頭也一起黏住嗎?”我按捺不住心中的火苗,雙眼開始冒煙,停下手中的活抗議。
“好啦!”孩子識趣地挺直了胸,在一邊嘟起了嘴站好。
這回,我把破損的地方看清楚了,開始進行“手術”,小朋友看我把“竹蜻蜓”左右翻轉,又拿起剪刀“卡卡”地剪斷膠紙,又是嘗試讓它低飛,小朋友為了不錯過“手術”中每一個細節,那頂著烏黑頭髮的腦袋,又出現在我眼底。
這次還好,我的“手術”已經完成,她的關心不再是干擾,我反而為了提醒她收拾殘局,把膠紙卷放在她頭頂上。
“你這是幹嘛,要我當天使嗎?”孩子不客氣地對我的作弄發飆!
“當天使也不錯。”我故作沉思,認同她。
“只不過我原本的意思,是想把你當我的小公主。”(她一向喜歡迪士尼公主系列,我就投其所好)
孩子一聽,心裡可高興,拿起“竹蜻蜓”,開心地頂著膠紙卷,當她的公主去了。
隔天,我發現膠紙卷還留在我的工作台上,這孩子,老是把責任拋一邊,還得多加督促才行。
可是,當我想起昨晚她專注地干擾我修補竹蜻蜓,我知道,她還是懂得關心的,于是對眼前的“手尾”,就一笑置之了。

2011年3月3日星期四

花园里的生活:痛快地報仇

佳節的時候,婆婆難能可貴地煮了一些特別的小菜,邀了叔叔、姑姑來吃飯。
飯桌前,有一碟細蕪菁伴胡蘿蔔絲,配上肥綠的生青菜。這道菜,吃的時候要用青菜葉墊底,舀一些菜絲在上面包著吃。
孩子見到姑姑來吃飯,高興得很,用餐的時候,包了一條肥肥的青菜卷,要喂姑姑吃。姑姑一邊推塘一邊閃避,還是鬥不過頑皮的小天使,小天使成功地把姑姑的嘴巴塞得滿滿的。
一桌的人,都被此景逗得發笑。
“你要報仇嗎?”孩子挑釁地說。
待大家回復平靜,姑姑已經吞下剛才的青菜卷,親自動手包裹青菜卷。孩子定睛看著家姑的一舉一動,待姑姑的手要離開桌面的時候,孩子忽然張大了口,等待青菜卷被送入口,不料,姑姑卻把青菜卷遞到爺爺的面前。原來,青菜卷是孝敬老人家的。
孩子臉色一沉,不悅地說:“姑姑,你怎么不報仇?”
原來,孩子剛才的挑釁,不是要姑姑出狠招反擊,而是希望姑姑也“喂”她吃青菜卷!
姑姑明白小天使的心意,剛才的舉動,就是不動聲色的反擊,無奈小天使不明白,沒有領略到姑姑的報仇。姑姑強忍住笑說:“我會報仇的,你等著!”說完,又動手包裹青菜卷。
孩子一聽,那張嘴,已經張得大大地等著。
這一回,家姑把青菜卷送入她口中的時候,還捂著她的口,不讓她大動作地咀嚼,孩子搖頭晃腦的反抗。這一場痛快報仇的遊戲,又鬧得一桌的人捧腹大笑。
原來,報仇也可以是一件有趣的事,你不妨也試一試。

2011年2月24日星期四

花园里的生活:躲避恐怖镜头

《烈火雄心》是一出講述消拯人員生活與工作的港產連續劇,我們一家大小都愛看。
當孩子看到打鬥、墜樓、熊熊烈火在燃燒的危險鏡頭時,會害怕地喊“媽媽救命,快來!”
我樂于成為她現實生活的保護者,會趕快坐到孩子身邊,與她一起抱著大枕頭遮上眼,甚至一起尖叫,然后對她說:“不怕,不怕,他是主角,一定不會死,很快會有人來救他了!”
“媽媽,我怕,你別怕,你不用陪我閉上眼,等過了這一幕,就馬上叫我看!”孩子看見我陪她一起不看,擔心錯過其他精彩的部分,還善意地提醒我。(這孩子要看又要怕!)
有時,她實在害怕,會雙手緊緊地環抱我頸項,把臉用力地埋在我胸前,令我難于呼吸透氣。“戲……裡……的人……還沒死,我……就……快……死……啦!”我好不容易透到一口氣,向她抗議。
有時,我為了增加她的膽量,讓她看清戲裡的破綻,就會指出其中的漏洞:“這是假的啦,剛才在樓下還穿黃色T恤,現在跑到天台就換成條紋T恤,證明這連環鏡頭,是他第二天在另外的地方拍的,搞不好還NG很多回,在大太陽底下拍戲,衣服早濕透,換上另一件!”
孩子聽了,也嚷著要找破綻。果然,當她看出一些破綻時,嘻嘻地嘲笑戲拍得很假,不再被剪接的畫面,恐怖的配樂嚇唬。
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美善的,當我們要用戲劇來教導她危機意識的時候,最好還是陪在她身邊比較好,只不過最好事先練就一些“防身術”,讓自己能躲過一劫。

2011年2月16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孵蛋


愛迪生小時候在被窩中孵蛋的故事,一直被流傳至今。我以為,凡大發明家必定在童年時期會做一些異想天開的事。
然而,我卻發覺,小孩子童年時期“有跡可循成為偉人”,並不是意味著他會做一些突發奇想的事,而是,當孩子突發奇想的時候,他的想像力是被鼓勵了還是被扼殺了。
這天,我在廚房煮飯,孩子看見雞蛋盒裡的雞蛋只剩下一個,她說道:“不如讓我把蛋包起來,待它孵化成小雞,那么我們以后就不用再去買雞蛋了!”
我一聽她的建議,心裡一動:怎么這個建議那么熟悉?
啊!當年愛迪生就曾經萌起這念頭,后來還成為大發明家呢!如果偉人都有不一樣的童年的話,難道,我的孩子也……嘿嘿…..
我望了孩子一眼,問道:“你認為這樣行得通嗎?”
“當然!”孩子理直氣壯,一臉天經地義地回答。
這時,我從孩子的眼中,看見堅定的信心與肯定,這才明白我對愛迪生童年孵蛋事跡的錯誤詮釋。
原來,用人類的方法孵蛋,是每一個小孩都會想到的思考方式,其實愛迪生的這個念頭並不偉大。偉大的是他身邊的人,那些沒有扼殺了他的想像力和嘗試的人,讓他在極度自由的範圍內成長,最后,愛迪生成為一個具有鍥而不捨精神的人,是這種精神造就他成為一代偉人。
我從思緒中回過神來,看見眼前這小孩(原來日后不一定成為偉人,害我白高興一場!)正受到我的影響。她將來會成為何等人物,我,其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一想到自己的言行舉止,會對身邊的孩子造成一生的影響,我放棄了取笑和解釋的準備,放寬心懷地對她說:“你去試試看吧,看看結果會如何?還有,你還可以想想,是否還有其他方法,能把小雞孵出來!”

2011年2月9日星期三

花园里的生活:送旧迎新

農曆新年到了,我抽空打掃房子,同時把家裡的擺設重新佈置一番。熱心腸的孩子,馬上表示樂意出手相助。
當我打算扔掉她五六年前的玩具,她卻急急抱在懷裡說:“這個我要,它還能用!”
當我收拾她幼兒園時期用的舊課本,打算把這些舊書送人,她卻又馬上把箱子的蓋子蓋上:“這些書,我還要,過兩年我可以教叔叔的大地瓜(叔叔的孩子)唸書。”
住進這個房子已經有六、七年了,這么一打掃,我才發覺,以往自己收藏的東西,原來是供自己大掃除時,為它們打掃灰塵而已,平日完全沒有用到。
這些收納箱子,堆滿了隱蔽角落,近年來新添的收納箱子,已經堆放在明顯角落了,因此,今年才狠下心腸,一定要減少一些舊東西才行!
“舊的不去,新的不來,我們只把課本和作業本子收藏兩年,到了第三年,一定要淘汰一些,好嗎?。”我和孩子在收納箱前,約法三章。孩子明白空間有限而東西有增無減是不行的道理,唯有割愛,捨棄一些練習本,好不容易,舊書本和作業本子,從兩箱變成一箱。
另外,客廳電視櫃子中收納光碟的抽屜,也早已亂七八糟,于是買來光碟盒子,捨棄光碟外封套,光收光碟。孩子眼見一張張漂亮的封套被我放入垃圾袋,心裡很是不捨,最后勉強留下兩張最喜歡的封套。
“世上的事物每天都在推陳出新,于是我們不要做個沉迷追隨時尚的人;當然,我們也不能不吃人間煙火,完全不接觸新的事物,只不過,我們要懂得捨棄和收納。”我趁機讓孩子懂得捨棄的道理。
“你看,這不就讓我們家,增添了新意嗎?”我陪著孩子,來到玻璃櫥前,與她一起欣賞櫃子裡,從國外帶回來的啤酒罐。
由于這是剛從國外帶回來的紀念品,雖然已經喝光,可是卻不捨得立刻丟棄,只好把這些罐子重疊起來,改造成腳踏車手模型腳下的越野路障了!

2011年1月28日星期五

花园里的生活:无毒就是好蚊子?


這天,我們在觀賞電視節目,看到一則有關黑斑蚊的衛生資訊,畫面把小小的黑斑蚊,拍得巨大,大人見了都驚慌變色。孩子好奇地問道:“我們為什么那么怕黑斑蚊?”
“因為它很毒,被叮了人們就會發燒、生病,甚至死掉!”我這不是危言聳聽,是擔心愛在沖涼房玩水的孩子,不慎為家裡製造滋生黑斑蚊的溫床。
“如果被執法人員發現家中有滋生蚊子的溫床,還會被罰款呢!”我補充說。
孩子根本不關心罰款(畢竟家裡的財政不歸她管),反倒關心起蚊子來了,說道:“明白了,你的意思就是:蚊子分成有毒和無毒兩種,有毒的就是壞蚊子,沒有毒的就是好蚊子咯?”
“不!有毒和無毒的蚊子都不是好蚊子!”我聽她這么“明白”地解釋,立刻糾正她的想法。
“它都沒有毒,為什么不是好蚊子?”孩子似乎在為蚊子平反,鍥而不捨地“上訴”。
“沒有毒的蚊子吸食我們的血!”還好我反應快,立刻想到無毒的蚊子到處叮人。有一回,我還在山區被“無毒”的蚊子叮了滿頭包。
孩子聽了,想起自己也有被“無毒”蚊子叮得發癢的經驗,點頭稱是。
“有些東西不是用好壞來分辨,就好像蚊子和蛇,即使它沒有毒,我們還是要遠離它。”我想起更可怕的蛇。
孩子聽了,腦海裡一定也出現了吐信的蛇,又點頭稱是。
別說孩子分辨不清蚊子是益蟲還是害蟲,就連我們成人,有時也會被這五花八門的社會搞得眼花繚亂,分辨不出事物的好壞優劣,例如美味的肥肉,香脆可口的零食,日日更新的時尚潮流。
真希望自己扮演孩子的提醒者以外,自己身邊也有一些人,能給我提醒:無毒的蚊子未必是好蚊子!

2011年1月18日星期二

花园里的生活:换换角色


每次早到校門接孩子放學,孩子遠遠看見我,就會托著書包高興地向我衝過來;萬一是塞車遲到,孩子就會喋喋不休地給于建議:“你早一點放工嘛!不要走塞車的路啦!”
聽了孩子天真的建議,我無話可說,反而希望自己可以抽離現實,也天真一下。
這天,孩子駝著背背書包,我走在后頭,一手就從背后把她揪直,希望她糾正姿勢,我這才感受到書包的沉重。
馬上,我希望“天真一下”的願望可以實現了。我讓她提我的公事包,我則背她的書包,體會她的書包比我的公事包笨重。
由于擔心歹徒會忽然出現,打孩子身上的公事包主意,我一直盯著孩子,畢竟,公事包比書包重要,任務比書包多多了。
公事包裡頭有家門鑰匙、信箱鑰匙、錢包,還有要繳付管理費的支票,未雨綢繆的雨傘,還有報到的手機等。
孩子一點顧忌也沒有,背著公事包,樂于當媽媽。
我一邊牽著她的手,一邊問道:“怎么那么遲來?”
“路上很多車,又發生了交通意外。”孩子把我平日的解釋都搬出來了。
“我等了很久!”
“這是沒辦法的嘛!你要體諒。”當孩子扮演了媽媽,說話的語氣變得可溫柔了(還比我溫柔呢!不信,可以試一試)。
到了電梯入口出,她還為我開門,讓我先進入。原來,我平日對她的照顧,孩子都看在眼裡。
抵達家門,孩子掏出鑰匙,我背著沉重的書包嚷道:“快點,書包好重呀!”
孩子則安慰道:“就快好了,別催!”
我雙手環抱胸前,看著她一支支試著開門,我樂于與孩子換換角色。讓自己當十分鐘的孩子,感覺真不錯!

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

花园里的生活:阅读恐怖镜头


當孩子對電視劇裡頭的危險鏡頭產生恐懼的時候,我知道要用其他的事物,轉移孩子的恐懼。最近,我發現市面上出現了一些有關自我保護的漫畫書。
這些漫畫書的內容,偶爾是來回熱帶森林,偶爾是以冰河為主題,其主要目的,就是幫助孩子培養事故中的應變能力。
這天,我發現了一本以火災逃生為主題的漫畫書,我迫不及待地遞給她看(最近我們一家人都在看《烈火雄心》電視劇)。
孩子看到這本漫畫是關于火災的,即專心又開心,立刻翻看。看到緊張的部分,會屏住呼吸,全神貫注。當我把頭湊向前,硬是要與她談話,孩子會要求我遲些再與她說話:“媽咪,這兒很緊張,我遲些再說話!”(這就是無事不登三寶殿)。
“這本書怎么樣?”終于等到發言的機會,我問道。
“很好看,比《烈火雄心》還好看。”孩子評論道。
“為什么?”
“書中的火災比較不可怕!”
我聽了,同意她的說法。
確實,影像會很快速地在心頭留下記憶,那些驚心動魄的鏡頭,還會令孩子產生恐懼。
反觀靜態以圖像為主的書籍,通過眼睛,再配合文字,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情,控制閱讀的速度,萬一害怕,可以深呼吸后,再慢慢地接下去看,萬一情節緊張,可以先看結局,再回頭慢慢消化其中的細節。
孩子用自己的速度看書,不需要躲在枕頭后面,不需要怯怯地偷看。
我想,書本才是陪伴孩子成長的最佳良伴。

2011年1月7日星期五

花园里的生活:考试当自强

這天,孩子領了全部的測驗紙回來,她告訴我,某位同學的成績,幾乎每張測驗的分數都在90分以上,我聽了心裡愧疚得很,以為她因自己的成績差而不開心.
我安慰她道:“下回測驗,媽媽一定抽多一些時間陪你溫習。”
“沒關係!”孩子出乎我的意料,如此大方地回答。
“同學的媽媽是家庭主婦,當然有時間陪他溫習每一項功課,而你,每天清早就要上班,放工回來已經很累了,當然無法天天陪我溫習!”孩子頭頭是道地說。
我聽了,覺得更加愧疚了。
想當年,我的母親是家庭主婦,可是我卻不是班上成績最好的學生,反而媽媽是職業婦女的同學,成為班上的優秀生。今天,怎么這種情況顛倒了過來?
原來,當年的家庭主婦,大多數是目不識丁,除了忙碌料理家務,還得下田工作,根本不太理會孩子的課業。我的小學生涯過得輕鬆,所有課業考試,全是自己打理的。反而當時的職業婦女,深知教育的重要性,看重孩子的課業學習,對孩子諸多督促,成績自然比較優秀。
今天,女性的教育水平顯著提升,許多受高深教育的女性,放棄職場上的生涯,在家照顧孩子,那么,他們當然輕而易舉的就在孩子的課業上扶了一把,比起早出晚歸的職業婦女,單單把孩子交給校方、補習中心和孩子自己,強得多!
釐清這樣的社會趨勢,我的內疚感減少了!身為職業女性,我該為孩子感到自豪!
這些年來,她自行檢查書包,自行完成課業,自行傳達校方的通告,從來沒讓我擔心。畢竟,課業成績是孩子將來立足社會的重要技能,可是,孩子的自立自律,卻是造就她,能否把課業所掌握的技能發揮出來,更為重要的關鍵。